天之時的文言文翻譯,天時不如地利的古文翻譯

2025-04-26 02:42:15 字數 1160 閱讀 1893

天時不如地利的古文翻譯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孟子說:「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 如人的齊心協力。乙個三里內城牆、七里外城牆的小城,四面圍 攻都不能夠攻破。

既然四面圍攻,總有遇到好時機或好天氣的時 候,但還是攻不破,這說明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另 一種情況是,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冑不是 極利和堅固,糧草也不是不充足,但還是棄城而逃了,這就說 明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所以說:

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 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揚威 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 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 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人下的人都會順從。

以 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必然是不戰 則已,戰無不勝的了。」

必有得天時者矣怎麼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必有得天時者矣:既然圍攻,總有遇到謹爛好時機。

全文譯文〓孟子。說:適宜的時令不如有利的地形,有利的地形不如人民團結。

周圍三里的城,周圍七里的城,圍攻不能夠攻破。既然圍攻,總有遇到好時機,但攻不破,這說明有利的時機不如有利的臘巨集地勢。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

不是不深,兵器和甲冑。

不是不極利和堅固,糧草也不是不充足,但還是棄城而逃了,說明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所以說:老百姓不是靠封鎖境線限制住的,鞏固國防不是靠山川險阻保住的,揚威天下不是輪晌冊靠銳利的兵器做到的。

得道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時,親戚會叛離;幫助的人多時,全人下的人會順從。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所以得到的君子又不戰之時,若進行戰爭,則必定勝利。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譯文 衛國有個姓束的,沒有別的嗜好,專愛養貓。他家養了一百多隻野貓。這些貓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後來又把周圍鄰居家的老鼠捉光了。貓沒吃的,餓得喵喵直叫。束家就每天到菜場買肉喂貓。幾年過去了,老貓生小貓,小貓又生小描。這些後生的貓,由於每天吃慣了現成的肉,餓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飽了就晒太陽,睡懶...

文言文的全文翻譯,文言文全文翻譯

文言文全文翻譯 已經有解析出來的了。2019年05月05日南京市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卷 解析版 同學只能幫你到這裡了。文言文及翻譯 1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 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2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 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

杜甫的文言文,杜甫文言文翻譯

杜甫文言文翻譯 杜甫文言文翻譯如下 一 原文。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閒,終奉天令。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 三大禮賦 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徵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於彭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