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茶上往來
家長用物質獎勵孩子,真的好嗎?對於孩子來說,得到獎勵是件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它意味著肯定與讚許。
而獎勵有兩種方式,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無論哪種方式,父母都要注意獎勵的限度和策略。
獎勵得當,會讓孩子往積極的方向發展。若獎勵成孩子追求的目標,會讓努力變得更有功利性。
換言之,物質獎勵不當,會讓孩子成為「白眼狼」!
1)助長孩子的貪婪。
有位爸爸曾這樣吐槽:他有兩個孩子,小的有3歲,大的有6歲。有一天她和妻子在廚房忙著做飯,聽到了臥室二寶的哭聲,於是他便喊在客廳看電視的大寶去照顧下弟弟。
可是萬萬沒想到,大寶說,我照顧弟弟爸爸會給我什麼獎勵,沒有的話,我才不去呢!
以前我們也是通過物質獎勵激勵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然而現在當物質獎勵不能立刻實現的時候,便成了孩子拒絕幫忙的理由。
2)為了得到獎勵而努力。
一位媽媽抱怨說,孩子的成績一直上不去,有一次考試後,她便和孩子訂下規矩。如果下次考試進步5-20分,就會獲得零花錢的獎勵。果然,孩子有了學習動力,接下來的一次考試,成績進步了10分。
但是第三次考試的時候,我卻被老師告知孩子考試作弊的訊息。經一番查問才知道,孩子說進步越多就會獲得更多零花錢晌灶遊,於是就為了這個目標想到了作弊獲得高分。
獎勵本身是一種正向反饋機制的,但是運用不恰當就會有反作用。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物質獎勵的確在有時候能起很大的宴銷作用,但卻不是長久之計。
獎勵孩子的正確方式。
1)使用恰到好處的物質獎勵。
每逢節假日,孩子的生日等,父母可以通過物質獎勵的方式讓孩子有被尊重,被關愛的感覺。
比如在孩子生日的時候,帶她去一次遊樂園,給孩子買她喜歡看的漫畫書,滿足孩子想要乙個玩具的願望。
把孩子平時希望得到的禮物,在他完成一次小目標後作為獎勵送給他。
2)獎勵要能及時兌現。
人無信,無以立。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最值得他們相信的,因此承諾孩子的獎勵,一定要及時兌現。
比如和孩子有了約定,期末考試多少分,或者考到第幾名。孩子一旦達到了,就必須要兌現。做父母的如果沒有兌現承諾,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會跌落幾分。
作為父母不能輕易許諾,一旦說出來了就要儘量滿足對孩子的獎勵。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精神層面的獎勵,多表揚鼓勵孩子,切忌一犯錯就打擊責罵,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孩子的教育牽涉孩子辯州的一生,一定要謹慎正確的引導孩子!
2樓:鷹的翱翔
有好的侍前方面也有不好的方畝仔面,看情況老耐清。
家長都喜歡用食物獎勵孩子,哪些食物對孩子學習有幫助?
說到學習,其實更多的是關乎到孩子的智力問題,像提高孩子的智力的話,是能夠很大程度提公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尤其是記憶力,理解力,思考力等等。穀類。如小公尺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 脂肪 鈣 鐵 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有 健腦主食 之稱。小公尺還有能防治神經衰弱的功效。蛋類。如鵪鶉蛋 雞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卵磷脂...
家長給予孩子恰當的獎勵,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可以讓孩子面對更加的自信,而且孩子做事的時候是更加有信心的,孩子也是有一定的責任心的,孩子的性格可能會發育的很好,而且對待別人也是特別友善的,也是善於發掘別人的長處的。會讓孩子變得特別有自信心,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特別的優秀,並且會讓孩子變得特別活潑,也願意和別人交朋友,會開拓孩子思維能力。以及交際。...
家長應不應該用錢獎勵孩子,家長應不應該用金錢獎勵孩子的學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言傳身教 錢獎勵 如果經常性的 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孩子一切金錢至上了 其實平時孩子做好了 語言讚美 贊同 得到家長的認可 也是一種享受與獎勵 不一定什麼都要用錢來解決的。獎勵的關鍵,不在於我們使用金錢還是語言,而在於孩子接收到 獎勵 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什麼判斷。不擔心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