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孟顏汐
活動教學法,也稱活動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指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程度和特點設定,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遊戲、學具操作等去學習知識的課堂教學方法或過程。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學生參與活動,通過聽覺、視覺、空間知覺、觸覺等在大腦指揮下協同活動而獲取知識。以活動教學法為主、教學效果顯著的課堂模式稱之為活動教學模式,也簡稱為「活動教學」。
問題教學的名詞解釋
2樓:匿名使用者
問題教學法就是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尋求,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種課上,教師有意地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讓學生提出學習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這種作法的問題性水平較高),或由教師自己提出這些問題並解決它們,在此同時向學生說明在該探索情境下的思維邏輯(這種作法的問題性水平較低)。「問題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索、發展的平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感受語文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基於問題情境發現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基本概況
問題式教學法,就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並把這一線索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即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理解問題、討論問題,最後教師根據討論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準確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慾望,進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問題教學法是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來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其特點是打破按課文順序逐段講讀的限制,抓住與理解課文密切相關的幾個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和思考。由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面廣量大,教師應予以歸納整理,有針對性地選擇與課文重點、難點有關的問題提交學生討論。
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中心,進行創造性教學的方法。這裡所說「以問題為中心」,就是以創造的開始——問題為紐帶來組織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把問題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這樣就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學生自主**的「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進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學精神,構建創新素質 。
學法特點
一是創設問題情境,啟用學生思維。實踐證明,疑問、矛盾、問題是思維的"啟發劑",它能使學生求知慾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有力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開啟學生思維器官的鑰匙。有經驗的教師都很注意通過質疑問難,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這些問題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
他們或用提問法,直接將問題擺到學生面前;或用激情法,間接激發學生探求問題的熱情;或用演示法,使學生因驚歎結果的微妙而去推論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錯法,讓學生在笑過之後再反思其中的乖謬等等。
二是講究"布白"藝術,追求啟發思維的實效。布白"藝術,即指在教學中要留有餘地,讓學生在利用想象填補空白的過程中,追求啟發思維的藝術效果。因此,這種"布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並解決問題的興趣。
一般說來,教學中過於"實",往往只能使學生記住條條框框,囫圇吞棗地生搬硬套。惟有化實為虛,使教學中有問題可供學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無窮的意味、幽遠的意境。
新興的「問題教學法」是以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主動性行為為特徵的,這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觀點的。馬克思說過: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主觀性便是從客觀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受動變為主動、能動的特徵。
新興的「問題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培養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提問題的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新興「問題教學」是以學生提出問題為前提的。
問題式教學法改變了教師"以講為主,以講居先"的格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和積極探索精神的培養和鍛鍊,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
「教學模式」給個名詞解釋
3樓:demon陌
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巨集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係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範。不同的教育觀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概念獲得模式和先行組織模式的理論依據是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而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論依據則是人的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理智與情感活動在認知中的統一。
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的名詞解釋
4樓:超級単子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從廣義上來講,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發展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動都可以成為教育活動。
5樓:快去學吧
1、學前教育學:是專門研究學前教育現象,揭示學前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p2
2、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所要研究的現象或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的一種方法。p3
3、實驗法:是教師根據研究目的對某些條件加以控制,有計劃地改變某種教育因素,從而考察該因素與隨之產生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p4
4、個案研究法:是教師利用觀察法、調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對班級個別兒童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以揭示兒童發展普遍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p4
5、行為研究: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目的的研究方法。p5
6、學前教育:是對胎兒至進入小學前的兒童所進行的教育、組織的活動和施加的影響。它的教育物件包括胎兒、嬰兒(0~3歲)、幼兒(3~6、7歲)。p6
7、託兒所:是指用於專門照顧和培養嬰幼兒生活能力的地方,也指公共場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過訓練的服務人員臨時照顧孩子們的房間或地方。p7
8、學前教育的基礎性的體現: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成個體早期的全面健康發展、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與效益、提升國民素質、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和社會公平具有重要價值,這是學前教育基礎性的體現。p8
9、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p9
第二章 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10、《母育學校》:是由誇美紐斯所著,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集中體現了誇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誇美紐斯認為學前教育應該在家庭中進行,家庭就是母育學校,母親就是母育學校的教師。
11、「恩物」:是福祿貝爾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兒認識自然、擴大知識和發展能力,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創制了一套供他們使用的活動玩具,稱之為「恩物」。
12、保教結合的原則:也稱保教合一或保教並重,指對幼兒保育和教育要給予同等的重視,並使兩者相互配合。
13、整個教學法:是指陳鶴琴先生提出的幼兒園課程觀點。他批評當時小學和幼兒園的分科教學法,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準;反對實施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主張遊戲式的綜合性教學方法。
第三章 學前教育
14、狹義的教育制度:指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目的、要求、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15、學前管理體制:主要指的是學校內部行政權力主體的構成、各級行政權力主體之間管理許可權的劃分制度。
16、託兒所:是指3歲前兒童的集體保教機構,必須貫徹實行以保為主、保教並重的方針,為把兒童培育成體格健壯、品德良好、智力發達的下一代打下基礎。《條例》指出
17、幼兒園:是對3週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規程》指出
18、學前班:是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在現階段,它是農村發展學前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城市,它是幼兒園數量不足的一種輔助形式。《意見》指出
6樓:景田不是百歲山
幼兒園
學前教育活動常見的名詞解釋:
1、學前教育學:是專門研究學前教育現象,揭示學前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
2、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所要研究的現象或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是教師根據研究目的對某些條件加以控制,有計劃地改變某種教育因素,從而考察該因素與隨之產生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
4、個案研究法:是教師利用觀察法、調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對班級個別兒童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以揭示兒童發展普遍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5、行為研究: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目的的研究方法。
6、學前教育:是對胎兒至進入小學前的兒童所進行的教育、組織的活動和施加的影響。
它的教育物件包括胎兒、嬰兒(0~3歲)、幼兒(3~6、7歲)。
7、託兒所:是指用於專門照顧和培養嬰幼兒生活能力的地方,也指公共場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過訓練的服務人員臨時照顧孩子們的房間或地方。
8、學前教育的基礎性的體現: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成個體早期的全面健康發展、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與效益、提升國民素質、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和社會公平具有重要價值,這是學前教育基礎性的體現。
9、公共產品:是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
直接教學名詞解釋,教學的名詞解釋
直接教學模式與我們平時接觸的理論有本質的區別。直接教學模式不是建立在兒童發展理論的基礎上,兒童行為的變化和個體間的差異不是根據兒童發展,而是根據兒童學習加以解釋。直接教育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的理論基礎上。在行為的方法中,強調的是控制學習者的哪些行為可以被測量和觀察,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
名詞解釋發現式教學,名詞解釋電弧
學習者頭腦裡bai的知識結構 他們已du有的全部觀念zhi內容和組織dao。認知結構,簡單來說說是 專學生頭屬腦中的知識結構。廣義上,認知結構是學生已有的觀念的全部內容及其組織 狹義地說,它是學生在某一學科的特殊知識領域內的觀念的全部內容及其組織。奧蘇貝爾提出了三個主要的影響有意義學習和遷移的認知結...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有目的 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 活潑 主動的 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從廣義上來講,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發展的 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動都可以成為教育活動。要考慮幼兒身心的合理負擔 要考慮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 要有利於幼兒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培養。擴充套件資料 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