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形而上學是哲學術語。
歐洲語言中的「形而上學」來自希臘語,如英語的「metaphysics」。這一詞原是古希臘羅德島的哲學教師安德羅尼柯給亞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稱,意思是「物理學之後」。
形而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錄》(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稱為《形而上學沉思錄》。亞里士多德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而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
形而上學的問題通常都是充滿爭議而沒有確定的結論的。這一部份是因為經驗事實所累積的資料,做為人類知識的最大宗,通常無法解決形上學爭議;另一部份是因為形上學家們所使用的詞語時常混淆不清,他們的爭論因而是一筆各持已見但卻沒有交集的爛帳。
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些形上學議題。他們認為某些形上學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通俗的講,形而上學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單憑直覺(超經驗)來判斷事物的哲學。有時也指研究哲學的本體論。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理性在人文領域中的強勁蔓延,傳統形而上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實際上存在著三種形態的形而上學:宇宙本體論、範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
科學理性所拒斥的實則主要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在後形而上學時代,就意義本體論而言,形而上學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
只講形式,不究實質,這就是形而上學
查出《易經》原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大喜。朦朧覺得,形而上比較虛,形而下比較實,形而上與形而上學是不同的:
形而上是指思維和巨集觀的屬於虛的範疇;形而上學則是指認識事物走到了極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為形而上的東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學方法,又是指思維活動。形而下則是指具體的,可以捉摸到的東西或器物。
2樓:悉玉巧以寅
在中國的古代哲學裡,將我們的物質世界看成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翼
兩翼生四相
四相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業。這裡只有大業是我們能看到能摸到的,是有形的。而太極八卦吉凶(陰陽)都是看不見的無形的。
所以我們把無形的稱之為「形而上」把有形的稱之為「形而下」。我們推崇唯物主義,凡事都是建立在可見的基礎上,因而是反對形而上的。
其實人類對所有物質的認識和思辨,都與物質的本性無關,也就是說哲學本身就是形而上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形而上與形而下:以隱顯為中心的理解
通過對有無話語的解構,我們獲得了幽明(隱顯)的概念,這為進一步**形上與形下的區分提供了一個新的出發點。形而上、形而下的區分,在儒學歷史中乃是一個基本的存在論區分,早在《易傳》中,它就已經出現:「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但是,同樣是在《易傳》中,有著對於存在(道)的另一種表述:「一陰一陽之謂道。」程顥意識到,要解決什麼是《易傳》所謂的存在(道)之謎,關鍵在於區分「之謂」與「謂之」:
「如『形而上者謂之道』,不可移『謂』字在『之』字下,此孔子文章」[1]。的確,之謂與謂之的分辨,可以為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分,提供一個重要的出發點。但是,學術界對此似乎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往往滿足於戴震對於之謂與謂之的似是而非的解釋,而王船山對於之謂與謂之、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分,似乎一直沒有引起人們充分的重視。所以,王船山的道器之辨所蘊含著的深刻內涵,似乎尚有進一步**的必要。
4樓:瑪哈學舍
華夏文明中的道是什麼道?黃老之學,為什麼把黃帝和老子作為道家之學的起源?道家的哲學思想為什麼混雜於道教的宗教信仰當中?
為什麼說道教是黃老遺風,莊子家風?莊子與道,借莊子之風,為大家開啟道家寶庫,揭開道教的神祕面紗。
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形而上metaphysical
形而上:不存在於時間、空間的現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維,或是與生俱來的第六感才能感覺到的究極之物。
1.一種超出具體科學的純學術研究,含義基本可以等同為哲學,亞里士多德的一個很多代的**整理他的學說,發現有一些學說無法歸入具體的科學中,於是他生造了一個詞,來表示這種學問,我國的一個翻譯家發現不好翻,在翻閱古籍的時候,發現周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說法,於是把這個詞翻為形而上學。
2.純學術的研究容易流為教條主義的說教,黑格爾把形而上學做為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一種機械教條的研究方法來批判,因此這個詞也可以表示教條主義,是貶義的。
歐洲語言中的「形而上學」來自希臘語,如英語的「metaphysics」。這一詞原是古希臘羅德島的哲學教師安德羅尼柯給亞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稱,意思是「物理學之後」。
形而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錄》(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稱為《形而上學沉思錄》。亞里士多德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而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
形而上學的問題通常都是充滿爭議而沒有確定的結論的。這一部份是因為經驗事實所累積的資料,做為人類知識的最大宗,通常無法解決形上學爭議;另一部份是因為形上學家們所使用的詞語時常混淆不清,他們的爭論因而是一筆各持已見但卻沒有交集的爛帳。
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些形上學議題。他們認為某些形上學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通俗的講,形而上學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單憑直覺(超經驗)來判斷事物的哲學。有時也指研究哲學的本體論。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理性在人文領域中的強勁蔓延,傳統形而上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實際上存在著三種形態的形而上學:宇宙本體論、範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
科學理性所拒斥的實則主要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在後形而上學時代,就意義本體論而言,形而上學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
只講形式,不究實質,這就是形而上學
查出《易經》原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大喜。朦朧覺得,形而上比較虛,形而下比較實,形而上與形而上學是不同的:
形而上是指思維和巨集觀的屬於虛的範疇;形而上學則是指認識事物走到了極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為形而上的東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學方法,又是指思維活動。形而下則是指具體的,可以捉摸到的東西或器物。
6樓:千島雲
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
舉例說明「形而上」與「形而下」有什麼區別?
7樓:哆啦小依
形而上學是現代唯物主義的概念,是指對科學以外的、看不見的、未經證實的事物的研究。它是一種從「孤立和靜態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
從形式到形式的學習是指對已被證實的客觀現實的研究和分析,是一種具體的、客觀的、動態的觀察方法和思維方式。
差異:一。不同的研究物件
形而上學是對科學無法證明的事物的研究,即沒有身體,不能被看見或觸控。
對物理的研究是客觀的、物理的和事物的。
2.不同的思維方式
形而上學用孤立的靜態思維來觀察和分析事物。
物理學習是指用客觀的、能動的、辯證的思維來觀察和分析事物。
三。所揭示的是不同的
形而上學揭示了構成物質世界的本體的不變性。
體育揭示了現實世界中物質的變化。
8樓:瑪哈學舍
華夏文明中的道是什麼道?黃老之學,為什麼把黃帝和老子作為道家之學的起源?道家的哲學思想為什麼混雜於道教的宗教信仰當中?
為什麼說道教是黃老遺風,莊子家風?莊子與道,借莊子之風,為大家開啟道家寶庫,揭開道教的神祕面紗。
9樓:抗又邇
形而上也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譯:不存在於時間、空間的現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維,或是與生俱來的第六感才能感覺到的究極之物
形而上的東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學方法,又是指思維活動。
形而下則是指具體的,可以捉摸到的東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體
10樓:匿名使用者
形而上,表面的膚淺的。
形而下,本質的,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絡或發展的規律。
11樓:八月貝爾
你要舉例,那就舉例吧
打個比較經典的比方吧,馬。當一匹馬來到你眼前的時候,你知道它是一匹馬。它現在是形而下的。
但你憑什麼認定它是一匹馬?如果你眼前的是一匹白馬,那麼難道黑馬就不是馬了?好,如果黑馬白馬都是馬,那石馬是不是馬?
其實馬是一個概念,世界上沒有兩匹真正一模一樣的馬,但是你的腦中已經提煉出一個馬的概念,這匹馬不是白的也不是黑的,不是石頭的也不是肉體的。但是你就知道這個是馬,當一個動物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能迅速的判斷出它是不是馬。而一切都是按照你鬧內的馬來評判的,而這匹腦內的馬,就是形而上的。
形而上學的本體是什麼,什麼是形而上學?
我看的幾本書,得出大概的想法是 它其實是一種論證方式和一些還在論證中的沒有定論的問題。歌德說邏輯學和形而上學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基礎,我感覺邏輯學其實還在形而上學之前。因為形而上學中的論證都是亞里士多德得的三段論式的 最簡單的說 正確的前提 正確的邏輯推理 正確的結論 這就是它的論證方式。而那些說形而上...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形而下呢 通俗一點告訴我
形而上學是哲學術語。歐洲語言中的 形而上學 來自希臘語,如英語的 metaphysics 這一詞原是古希臘羅德島的哲學教師安德羅尼柯給亞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稱,意思是 物理學之後 形而上學也叫 第一哲學 如笛卡兒的 第一哲學沉思錄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什麼意思啊
現有關資料普遍都將 周易 繫辭上 中的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提出來單獨翻譯,認為 形而上與形而下 是中國古代哲學術語 認為法則是無形的,稱為形而上 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稱為形而下。解讀古文最忌斷章取義,這句系詞是 系詞上 最後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並且前面有 是故 二字,一看就是與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