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的誡外甥書和誡子書你能從中覺得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2-07-15 00:25:52 字數 4042 閱讀 1318

1樓:步餘年

我覺得從這裡面就能夠看得出來,這個人應該還是很注重家庭教育,也就是說,諸葛亮這個人的精神,我覺得都能夠從這些文章裡面看的出來,他是很注重家庭教育,而且他個人的修養都能夠看得出來,也就是說他這個人在平時的生活之中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他要求他的子孫後輩做到什麼?

2樓:心願荷花開

諸葛亮是一個有心機有智謀的人,但是對於他人也是有很強防備心理

3樓:勤奮的苦海

諸葛亮的這種做法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多動腦筋

4樓:在生活中成長

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嚴於律己,一心為公的人。

通過《誡子書》表現出了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

5樓:匿名使用者

《誡子書》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

表現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和才學淵博的父親。

讀誡子書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6樓:蘿煙

諸葛亮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周瑜不是有句話麼「既生瑜,何生亮?」。不過聽說諸葛亮的老婆長得很醜

讀完諸葛亮的誡子書與誡外甥書你認為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志存高遠的人?

7樓:在生活中成長

我認為要多讀書,多交好的朋友,才能明事理,才能志存高遠。

從誡子書和諸葛亮傳中體現到了諸葛亮的智慧有哪些方面? 5

8樓:在臥龍峽寫生的紅太狼

諸葛亮《誡子書》,短短八十六字,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今天的科技時代,仍然有其參考價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在變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 (tāo)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感悟:《誡子書》,短短86字,給人以智慧,給人以力量,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必然好得多。

1、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寧靜而致遠」。

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以「寧靜」求清靜,不是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樹立遠大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一個人欲有所作為,若不能夠靜下心來,則難以有效計劃未來;學習的首要條件,必須要有寧靜的環境。

當今的人們大多為喧囂的城市生活以及電視、手機、網路遊戲所紛擾,我們是否應在紛擾中靜下來,反思人生?

2、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紀律的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我們是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3、計劃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諸葛亮忠告孩子面對人生,要有所計劃,「澹泊」、「寧靜」就是要清除塵世的紛擾,明確自己的志向,靜下心來,細心計劃將來。

面對未來,做一個有理想、有境界、有使命感、有自己價值觀的人。

4、好學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5、勵志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忠告孩子要體現人生價值先要立志,不願意努力學習,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

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9樓:姬覓晴

不事雕琢,說理平易近人的育子智慧。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他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

在書信的後半部分,他則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話看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但它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話,是他人生的總結,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10樓:帥c帥c帥

諸葛亮把自己一生的智慧,濃縮在這86字的《戒子書》裡,殷殷期盼自己的兒子諸葛瞻能遵照而行。所謂忠孝不能兩全,對於教育後代,諸葛亮同樣不能顧及。諸葛亮深感虧欠兒子太多,估計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所以寫下了自己對整個人生的總結,留給自己8歲的兒子。

雖然這不能說是補償,但也表達了諸葛亮對家庭的某種歉意。父親也是兒女的榜樣。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諸葛瞻同樣也是為蜀漢死而後已。

諸葛亮的這封家書,不但讓我們學習了怎樣教育兒女;同樣也提醒我們做一個好父母,以身作則,為兒女樹立好榜樣。諸葛亮的這封《誡子書》,值得我們全家一起去背誦、一起去學習,同時告訴兒女,也要傳承下去。

11樓:才清潤

從誡子書和諸葛亮傳中體會到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以及對子女教育的高明

12樓:武術搏擊大產業

諸葛亮是深諳奇門遁甲知識的奇才

13樓:

你在等他,諸葛亮成功,體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

草船借箭中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

14樓:冷侃娛文

從「草船借箭」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智慧超群、精明能幹、知識淵博、神機妙算的人。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國赤壁之戰裡的著名橋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由於《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晉中之窗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15樓:趙找找闖天涯

知識淵博、顧全大局、神機妙算的人

16樓:李雪妍一一

運籌帷幄,謀事周密,處事不驚,淡然,,有勇有謀,善於揣測人心,自信。

17樓:匿名使用者

【運籌帷幄,謀事周密之人】。

18樓:匿名使用者

牛b的人物,讓人讚歎不已

19樓:匿名使用者

為民生 報效國家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 聰明

20樓:拜讀

關於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無討論價值,因為這只是杜撰歷史。並非真實的歷史。

2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在正史裡 只是個出色的政治家 演義裡就是神

22樓:猴生蛋

作者杜撰這一編副是想說明武后是個智者。有勇有謀,運籌帷幄之中啊

23樓:心蓮雲煙

有勇有謀,顧全大局。

諸葛亮的誡子書給後輩留下了什麼,諸葛亮的誡子書給後輩留下了什麼?

為後世歷代學子樹立了修身立志的榜樣 誡子書三國時期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

諸葛亮誡子書運用的修辭手法,誡子書的修辭手法

諸葛抄亮 誡子 書 這篇 誡子書 襲是寫給兒子諸葛喬的。對偶 比喻 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 譯文最後一句我覺得應該把 呢 去掉,問號改歎號,按你的譯文,還有個 反問 誡子書的修辭手法 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原文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寫的《誡子書》中的君子是什麼意思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 品德 品行。誡子書兩漢 諸葛亮 夫君子內之行,靜以容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