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沙婧雅
首先如果是中垂線的話很簡單, 從a做垂線到兩條線段,交點設為pq,然後aq和ap長度可以由已知條件求出,然後三角形另兩個頂點bc就在ap和aq的延長線上且bp=ap,cq=aq,可以先寫出ap直線的方程,設b(x1,y1)在該直線上滿足乙個關係式+bp=ap可以寫出的關係式寫乙個二元方程組求解可得,c(x2,y2),同理解得。其實有對稱點的公式的好像,有的話就直接算對稱點就是b和c了。
然後是角平分線,意味著b(x1,y1),c(x2,y2)分別在這兩條直線l1,l2上,由於直線方程已知,可以寫出y1與x1的關係,y2與x2的關係,然後應該有公式可以計算兩條直線的夾角的吧,這樣ab與l1夾角與l1和bc夾角一樣,即l1是角b的平分線,對c做同樣的事,求解方程,不過感覺這個方程應該比較麻煩的。
中線其實和角平分線做法相似,b,c分別在l1,l2上,然後可以用未知量寫出ab,ac的重點,然後分別帶入l1,l2直線滿足方程,求解x1,x2即可。
2樓:片片楓葉向南飛
你知道了兩條直線的方程和a的座標。
這題不就是求a關於兩條直線的對稱點嗎,求一下連起來就是三角形啊。
那兩條線是中垂線,就是三角形兩條邊的中間線嗎,斜率也是垂直的,很好求。
高中數學直線與圓和高一解三角形有什麼關聯?
3樓:民以食為天
高中數學直線與圓和高一解三角形有一點關係,那就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虧判形兩直角邊的銷清改長正盯為a丶b,那麼它的斜邊。
c=√a^2十b^2。
高中數學:關於直角三角形的問題
4樓:網友
嗯 是的。。。
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設ab=根號2,ac=1,以ac為底得三角形abc的高為ah,易求得ah=1,所以角bah=45度,又因為h在c邊上。
所以角bah即角bac
以上即得:,∠abc=45°,∠bac=45°,所以,∠bca=90°。。就這樣啦。
5樓:網友
對的,利用餘弦定理,令ac=x,ab=x*根號2~~~那麼cos45度=x^2+2*(x^2)-bc^2/[2*(x)*(x*根號2)]
推得bc=x所以由溝股定理~ab^2=ac^2+bc^2~所以∠c一定為直角~
6樓:師範大學
用正弦定理 求出sinc=1 所以c=90
7樓:啊醜笨笨
ac/sin45度=ab/sinc,因為ab=根號2×ac,帶入上式中,有sinc=1,所以c=90度。
高中數學(直線相關)
8樓:宛丘山人
設過q點的直線方程為:y=k(x-5)+3=kx+3-5ky=kx+3-5k 與 y=3x 聯立,解得:p((5k-3)/(k-3),(15k-9)/(k-3))
y=kx+3-5k 與 y=0 聯立,解得:m(5-3/k,0)
三角形pom面積:
s=1/2|1 0 0; 1 (5k-3)/(k-3) (15k-9)/(k-3); 1 5-3/k 0|=3/2(25k^2-30k+9)/(k^2-3k)
令 s'=0 解得 k=-1
點p的座標:(2,6)
9樓:匿名使用者
額···pom?m是**來的···
m(5,3)??
我確定下··你確定m不是l與直線的交點?
高中數學 直線
10樓:網友
設√(x+y)=t>=0,t^2-3t+m=0有兩個不等非負根,t1+t2>0,且t1*t2>=0,用根與係數的關係舉啟蔽可求旁豎實數m的正州取值範圍。
高中數學,直線
11樓:匿名使用者
由斜率公式 y=kx,可知,k=y/x,如果直線l與pa與pb相交,則bp,ap兩端就是臨界點,也就是斜率k的取值範圍。
已知:a(-2,2),b(1,3),p(0,1);則可知:
k1=(3-1)/(1-0)=2,k2=(2-1)/(-2-0)=-1/2
得:k≤-1/2 或 k≥2. 即:k∈(-1/2]∪[2,+∞
高一數學作業急求解,高一數學解三角形。第二小題a大於c為何算出來a小於c。檢查好幾遍了都沒錯
解 因為a b c 180 a b c 1 2 1所以a 45 b 90 c 45 a為一直角邊 3 所以c為另一直角邊 3 b為斜邊 根號下3 3 3根2 1.三角形abc中,a b c 1 2 1。且a 3。b 6,c 3 2.三角形abc中,b 2,c 2根3,角b 30度.求a.4 a b ...
高中數學拋物線題目 三角形abc的頂點都在拋物線y x2上,且角bac 90度,若點a的座標是(1,1)
設b點的座標為 m,m 2 則過a 1,1 的直線ab方程可表示為 y 1 m 1 x 1 ac與ab垂直 bac 90 ac方程 y 1 x 1 m 1 ac與拋物線y x 2的另一交點c的橫座標x滿足 1 x 1 m 1 x 2 由韋達定理可得 x 1 1 m 1 直線bc的方程 y m 2 x...
高中數學三角
用到了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升冪公式 cos a cos 60 a 2cos240 cosa cos 60 a cos a cos 60 a cosa cos 60 a cosa cos 60 a 3cosa cos 60 a 2cos 30 a cos30 3 2 cos 60 2a cos6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