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河食物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關係

2025-04-14 04:50:19 字數 1286 閱讀 5636

1樓:興民

一、從食物採集到食物生產。

1.人類早期的生產與生活。

1)舊石器時代:人們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製作的工具從事採集和漁獵,過著遷徙的生活。女性負責採集植物果實,為群居的人們提供大部分食物。

2)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前):原始的農耕和畜牧出現,取代了原來的採集和漁獵,其主要起源於西亞、東亞和中美洲。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南部是小麥、大麥的原產地;東亞中國是粟和水稻的發源地;中美洲則是玉公尺、甘薯等高譽農作物的原產地。

在狩獵的基礎上,原始畜牧業也產生了。

3)原始農業產生的影響。

是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類從食物採集者轉變為食物生產者。

初步改變了純粹依賴自然資源的狀況,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長。

促進了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人類從遷徙過渡到定居,並逐漸形成聚落。

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天文曆法和數學等相關學科逐漸發展起來。

2.不同地區的食物生產山敏與社會生活。

1)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

農業:種植小麥和大麥;飼養山羊、綿羊和牛等家畜。

土地制度: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王國的王室、神廟擁有許多土地,租給佃戶或合夥經營。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土地由王室和神廟佔有,以尼羅河為中心的農業體系決定古埃及的命運。

2)東亞中國:形成北方粟麥農業區和南方稻作農業區。戰國以後,鐵器得到推廣,鐵犁牛耕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農民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進行生產,通過家庭手工業補貼家用,**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以鞏固統治。

3)古希臘、古羅馬。

從西亞傳入的大麥和小麥成為古希臘主要糧食作物,實行穀物和蔬菜輪作;建立果園種植葡萄和橄欖。土地只有城邦公民才能擁有,使用奴隸勞動。

古羅馬以穀物生產為主,同時種植橄欖和葡萄;實行土地國有,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隨著征服擴張,小農逐漸破產。

4)美洲:玉公尺、甘薯和馬鈴薯是主要糧食作物,戚唯段土地由貴族和村社分別佔有。

3.生產關係的變化。

1)隨著農業產生,男子開始在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女子退居從屬地位。

2)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私有財產和私有制,產生了階級,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應運而生。

二、新航路開闢後的食物物種交流。

1.美洲物種的外傳。

1)外傳歐洲: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原產美洲的玉公尺、馬鈴薯、甘薯、番茄、辣椒等蔬菜,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帶到歐洲,之後傳播到亞洲、非洲等。

2樓:小韓韓

不同地區的洞雹清食物和社會生活的關係是不同肆蘆地納前區的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農業種植小麥和電腦大麥,飼養山羊,綿羊和牛等家畜。

古代埃及與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字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

埃及 1.天文學和數學 古埃及的農業生產需要掌握尼羅河水氾濫的確切日期.因而根據天象來確定季節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學知識因此而不斷積累和豐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在地平線升起的那天 此時尼羅河開始氾濫 定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

古代埃及與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字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有什麼

為人類的現代文字奠定基礎 埃及 1.天文學和數學 古埃及的農業生產需要掌握尼羅河水氾濫的確切日期.因而根據天象來確定季節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學知識因此而不斷積累和豐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在地平線升起的那天 此時尼羅河開始氾濫 定...

陝西石泉鎮到石頭鎮有多遠,陝西省石泉縣兩河鎮到石泉兩河鎮簡場村有多少公里

直線距離大約303.6公里。駕車路線 全程約402.9公里 起點 石泉汽車站 1.安康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西南方向出發,沿廣場北路行駛200米,右轉進入向陽路中段 2 沿向陽路中段行駛150米,直行進入向陽路西段 3 沿向陽路西段行駛330米,直行進入向陽路西段 2.沿向陽路西段行駛,過左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