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主要人生經歷?
1樓:時間之流殤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1-2] ,又自言系出中山。[3]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4] 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乙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
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4] ,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劉禹錫生平簡介 詩人劉禹錫的生平簡介說明
2樓:金色盛典歷史
1、劉禹錫。
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安史之亂。
後,父劉緒遷居南方,劉禹錫是在蘇州誕生和長大的。他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唐德宗時中進士,作過監察御史,屯田地員外郎。劉禹錫是王叔文政治集團的重要人物之一。
這個集團主張限制貴族大地主的兼併,加強**集權,進行政治改革。唐憲宗即位後,在藩鎮、宦官及腐朽官僚們的反撲下,改革失敗,王叔文被殺,王伾病死。劉禹錫與柳宗元。
等八人被貶到遠州作司馬。劉禹錫先被貶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馬,十年後改為連州(治所在今廣東連縣)刺史。穆宗以後,調任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節縣境)、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縣)、蘇州等州刺史。
晚年回長安任集賢殿學士,後回洛陽任太子賓客,最後官至檢校禮部尚書。
2、劉禹錫是唐代著名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他的哲學論著《天論》,闡明瞭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堅持天是物質的、無意志的觀點,提出事物發展到極限就向它的反面轉化,等等。他這些新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但他的歷史觀還是唯心主義的,他的革新主張不可能觸動封建制度本身。這就是劉禹錫歷史的、階級的侷限性。
3、劉禹錫是唐代人傑出的詩人。在詩歌創作方面,由於在貶謫生活中比較接近人民,喜愛民間歌謠,從中吸收了營養,產生了許多有獨特風格的優秀詩篇。他的《竹枝詞》
楊柳枝詞》、《浪淘沙》
等詩,語言生動,風格清新,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他的政治諷刺詩,觀點鮮明,風格剛健爽朗,諷刺辛辣有力。他還寫了一些抒情詠物的小詩,不論是寫登臨懷古或感慨身世,都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好友白居易。
柳宗元,對他的詩歌造詣都很佩服,評價很高。當然,劉禹錫也還有一部分抒發親情逸緻、解說佛理之類的作品。一些較好的作品中,有時也包含著消極成分。他的詩文都收存在《劉賓客集》中。
給我一些劉禹錫的資料, 詩人 劉禹錫的資料
劉禹錫 漢族。字夢得 晚年自號廬山人,唐代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具體是什麼身世,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考證。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 哲學家,有 詩豪 之稱。他的家庭是乙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
唐朝哪位詩人寫的詩最多唐朝詩人,哪個詩人寫的詩最多。
唐代詩人中留存作品最多的是白居易。白居易生前曾自編其集 白氏文集 初名 白氏長慶集 收詩文三千八百多篇,後散亂。現存最早的 白氏文集 是南宋紹興刻本,收詩文三千六百多篇 羼入幾十篇他人作品 明馬元調重刻本和日本那波道園1618年本與紹興本基本相同。清初汪立名 白香山詩集 僅收詩。近人陳寅恪有 元白詩...
蘇軾的生平經歷
他的父親蘇洵,即是 三字經 裡提到的 二十七,始發憤 的 蘇老泉 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 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大家。嘉佑元年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