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曌哥
小題1:描繪出梅飄零、孤傲、高潔(幽香)的特點。詩人運用了比喻和對比、映襯的手法:
頷聯用「遷客」「騷人」的遷謫放逐來比喻凋零的梅,比喻奇特,既生動地描繪了落梅的凋謝飄零、隨風四散的悽慘,又展示出梅的高潔;頸聯對比、映襯,梅零落四散,甚至成泥,依然「久猶香」,展示了梅幽香高潔的特點。
小題2:本詩屬於詠物詩,託梅言情,落梅與「東風」都有象徵意義;「梅」指那些不得重用,倍受排擠**,空有一腔報國熱情的人才;尾聯是全篇的點睛之處,表面上寫「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嫉妒梅花孤高任意摧殘它,實際上藉此暗諷在歷史和現實中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詩人借「落梅」這一意象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曲折地表達出來。
小題1:
試題分析:此詩借物喻人、託物言志,所以概括時既要概括梅的具體形象,也要概括擬人化的梅的形象。「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寫出了梅的飄零;「偶粘衣袖久猶香」寫出了其幽香;「卻忌孤高不主張」直接寫也了其孤高。
詩中「如」「似」明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梅的飄零四散與其「久猶香」是明顯的對比。
小題2: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要結合當時的背景來理解。寧宗嘉定年間,時任建剛(福建)令的劉克莊寫了《落梅》一詩,這是他詠物寄情的上乘之作。
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愛國憂民的詩人真是萬分痛心。作者雖有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擠、**,於是詩人便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出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落 梅 劉克莊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飄如遷客來過嶺
2樓:軒塵
(1)用「飄」「墜」「點」「粘」等動詞,逼真地寫出了梅花飄然而落的動態;用飄落數量的多(「多莫數」)和落得很慘(「亂點莓苔」「遷客過嶺…」「騷人赴湘」)來寫落梅飄零的遭遇之慘。(意對即可)
(2)詩歌主要採用借物詠懷(或:託物言志)的手法,寫梅又似寫人,傳達了落梅的悲慘境遇。表達了對梅高潔品格的讚美,流露出了詩人的自我情感,寄寓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和對嫉賢妒能者的憎惡,對壓制人才的悲憤。
(意對即可)
落梅(劉克莊)賞析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落梅》寫於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社會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愛國憂民的詩人真是萬分痛心。
作者雖有一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擠、**,於是詩人便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出來。有著深刻的寓意,寄託著詩人濃烈的悲憤之情。
全詩大意是:每一片飄零的梅花都教人觸目愁腸,更哪堪殘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臺階又堆上了牆頭呢?飄零的梅花就像匆匆過嶺的遷客,墜落的梅花猶如不得已赴湘的騷人。
那麼多原來美好高潔的花朵,如今卻沉淪泥土與莓苔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氣,還久久不去。啊,讓東風執掌對百花的生殺予奪大權,真是差矣錯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對梅花任意摧殘,根本不講憐香惜玉。
4樓:匿名使用者
在宋代的大詩人中,「根」在福建莆田和仙遊(兩地緊鄰,今合為莆田市)的,不完全計數就有7位,讓同「根」的我引以為榮。按出生年份排名,他們是蔡襄、方惟深、黃公度、陳均、王邁、劉克莊、陳文龍。皆為琴心劍膽、堂堂七尺好男兒。
誰說自古閩人「五音不全」入詩難?這7位莆仙籍宋詩人的錦囊之作,立旨高遠,意味悠長,合韻合平仄,音調那麼和諧,讀來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從中悟出一個道理,方言口語和書面語言固然有著很大差異,但只要勤於做學問、反覆「修煉」,就能夠掌握詩歌的規律,跨越障礙而獲得創作自由。
劉克莊就是這麼一位精通法則的詩林宗匠,我特別推崇他。
劉克莊,生於南宋孝宗執政的淳熙末期(1187),卒於度宗執政的鹹淳年間(1269)。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居士。淳
落梅 劉克莊 賞析
5樓:匿名使用者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落梅》寫於當時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一隅。社會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愛國憂民的詩人真是萬分痛心。
作者雖有一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擠、**,於是詩人便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出來。有著深刻的寓意,寄託著詩人濃烈的悲憤之情。
全詩大意是:每一片飄零的梅花都教人觸目愁腸,更哪堪殘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臺階又堆上了牆頭呢?飄零的梅花就像匆匆過嶺的遷客,墜落的梅花猶如不得已赴湘的騷人。
那麼多原來美好高潔的花朵,如今卻沉淪泥土與莓苔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氣,還久久不去。啊,讓東風執掌對百花的生殺予奪大權,真是差矣錯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對梅花任意摧殘,根本不講憐香惜玉。
高三語文試題
6樓:15853的愛
第ⅰ卷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從趙本山的《不差錢》說起王 蒙
7樓:dan酒窩
高三年級第五次月考語文試卷參***
1.c(曲解文意,"不無"的意思是"不是沒有",不能和"不少人"對等)
2.d("只要.....就"說法過於絕對)
3.d( a"適合......"屬主觀武斷,b理解片面,"智慧新果實"有著更加廣泛的內容,c把"未然"說成"已然",文中是說"需要......的苗頭和思考",但"苗頭"尚未出現)
4.c(次:駐紮。)
5.a(b項①是奉命發兵,並非顯其"善戰";c項②言其為官剛正,非見其"忠心";d項②言其被唐高祖授予官職,並不能表明其"忠心"。)
6.c("仍然能大獲全勝,一生從無敗績"分析有誤。)
7.(1)賊軍未能發覺,率軍南下,在距離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駐軍,分兵侵佔土地。(譯出大意給2分,"賊未之覺"的句式特點,"引""去""徇"翻譯正確各1分。
(2)我未能盡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譯出大意給2分,"故""為"翻譯正確各1分)。
8.本聯用"遷客""騷人"的遷謫放逐來比喻"落梅",比喻奇特,寓意深刻豐富,既生動描繪了落梅凋謝飄零、隨風四散的悽慘景象,又概括了歷史上無數"遷客""騷人"的坎坷人生,還有用梅花的高潔品格來讚美"遷客""騷人"的意味。(比喻的本體、喻體分析2分,寓意分析3分)
9.尾聯是全篇的點睛之筆,表面看是指"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忌妒梅花孤高任意摧殘它。實際上是另有所指,藉此暗諷在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分析出詩句的字面義得3分,分析出諷刺義得3分)。
10.(1)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2)鼎鐺玉石,棄之邐迤。(3)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化朝秋月夜。
三、11.(1)b e(b."我"只是提醒老周別管閒事,以免惹出麻煩,後來的救人行動"我"都全程參與其中,與袖手旁觀說風涼話的"看客"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e."我"的縣**機關幹部身份是通過對通過對機關的位置和路的下坡上坡的描寫中表露出來的,"我"的言行和處事方式不能表明這種身份。
選對一項得2分,選對二項得5分)
(2)①重情義,熱心助人。②敢作敢為,有社會責任感。③理智冷靜,善於保護自己。(每點2分)
(3)①提示了老周的心理:做了一件好事且未留下"後 遺症",又驗證了自己讓老人籤"證明"的正確性,因 而很興奮。②老周的興奮與"皮夾克"的沮喪、失望 形成鮮明的對比,含蓄地表明瞭作者的鋒芒所指。
③引發讀者深思:當今社會,要不要做好人?如何 做好人?
這社會風氣到底怎麼了?從而深化了小 說主旨。(每點2分)
(4).贊同老周:①老周既要救人,又設法避免惹上麻煩, 這是社會環境逼他如此,老周這樣做,既善良又有 理性。②老周既救了人,又沒惹上麻煩,不論手段 如何,結果是最理想的。
反對老周:①搶救生命 第一,容不得猶豫、拖延;②見義勇為、捨己救人是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應該有附加條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觀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 分。)
四、12.(1)a c(a項"申訴無門,只得憤而自殺"表述錯誤,文中說傅雷沒有向任何人申辯,自殺之前從容鎮定;c項"罪責"表述不準確,此三宗都是傅雷的冤屈)。
(2)①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從"反黨罪證無非是小鏡子和舊畫報""並非傅雷本人之物"上看出。②傅雷在經濟上是清白的,妥善處理"房租""存單""喪葬費"這些大小財產問題。③傅雷的文章是乾淨的,從傅雷"凡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上看出。
(每點2分)
(3) ①讚揚博雷夫婦內慧外秀,珠聯璧合,相得益彰。②與含冤自殺形成強烈的反差,增強悲劇色彩。③控訴那個時代對知識分子精神與心靈的巨大摧殘。(每點2分)
(4)贊同:①選擇自殺是不願苟且,體現高潔人品和剛直性格。②特定時期冤屈難辯,以死抗爭社會,維護人格尊嚴。③傳統文化影響選擇"捨生取義",追求人格完美。
反對:①若堅強活下來,就會有更多的翻譯作品(成就)。②讀者和國家失去(損失)一位偉大的翻譯家。
③他的做法是對現實的逃避,對希望的放棄。④人生坎坷,坦然面對,不要太追求人格完美。⑤珍惜生命,正如霍金所說:
無論人的命運有多壞,有生命就有希望。(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觀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 分。
)13.d(別無長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檢樸。a.
可圈可點:形容表現好,值得肯定或讚揚。b.
仰人鼻息:比喻依賴人,看人的臉色行事。c.
沸沸揚揚:像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多形容議論紛紛)
14.b(a."已經痊癒"與"病人"不合邏輯。c.
語序不當,將"地質學家"與"歷史學家"語序互換或將"追溯某個王朝的興衰史"與"自然界的演化"語序互換。d."迫於支援和營救"搭配不當,"迫於"改"對)
15.c(陳述物件"桃花"要一氣貫通)
16.①"應徵"改"招聘";②"貴公司"改"我公司";③"考試"後加"合格"一詞;④文中缺"報名時間";⑤落款右下方缺署名:××網路廣告公司。(改對一處1分)
17.西北文化則是(粗獷豁達,馳騁沙場的武將);西北文化則是(大紅大綠,豐碩飽滿的金秋);西北文化則是(鏗鏘雄渾,高亢豪放的蘇詞)。(要體現"人物""季節""宋詞"的限制,體現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的地域特徵,句式基本一致,修飾恰當,每句2分)
18.寫作:由材料及材料所包含的意旨,立意角度:"成功需要付出代價,需要做出犧牲";"成功需要放棄,甚至放棄一些美好的東西";"應拋棄表面的浮華,追求內在的真正價值";"只有克服安逸的生活,才能鑄就偉大的成功";"不沉醉於小成功,才能擁有大成功"。
譯文: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後遷居長安。出仕隋朝虎賁郎將。
隋丈帝命人複核隴西牧的文簿,查出隱匿的兩萬匹馬。文帝大怒,收捕太僕卿慕容悉達、監牧官吏共一千五百人,準備全部斬首。屈突通對文帝說:
"人命至關重大,人死不能復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撫育天下,難道容許因牲畜財產而在一天之內殺戮一千五百人?"帝叱責他,屈突通上前叩頭說:
"我情願自身受殺戮,來免除眾人的死罪。"文帝醒悟了,說:"我不明此理,競至於此。
現在應當免除慕榮悉達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議。"於是全部按照減刑論處。後擢升為左武衛將軍。
上任後為官剛正,有人犯法時,即使是親朋也不放縱。
隋煬帝即位後,派也帶著詔書去召見漢五楊諒。在這之前,文帝與楊諒約定,如果有璽書召,驗看敕字加點,還要與玉麟符相合,那麼就能上路。待到這時,驗看詔書沒有點,楊諒覺得事情有變,責問屈突通,屈突通隨口對答,毫無破綻,最終得以返回長安。
大業年間,與宇文述一起擊敗楊玄感,因功升遷為左驍大將軍。秦、隴等地群盜興起,(屈突通)被授任為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造反,擁兵十餘萬盤踞在雕陰。
屈突通調發關中軍隊進擊敵軍,駐紮安定,起初不與敵軍交點,軍中人都猜想他膽怯。屈突通假意說要撤軍,(其實)卻悄悄進入上郡。賊軍未能發覺,率軍南下,在距離屈突通七十里的地方駐軍,分兵侵佔土地。
屈突通乘敵軍毫無防備,夜晚選擇精銳士兵偷襲打敗敵軍,斬殺劉迦論連同其他賊人共萬餘首級,埋在上郡南山封土做成高冢,俘虜老弱數萬人。後來隋朝政治更加混亂,盜賊越來越多,(朝廷)軍士毫無鬥志,諸將大多淪陷。屈突通所到之處非常謹慎,雖無大勝,也未打過敗仗。
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東,交戰後久攻不下,高祖於是留下兵部分力包圍河東。屈突通形勢危急,有人遊說他投降,他說:"我蒙受國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國難?
只能以死報國!" 時常自己撫摸著脖頸說:"應當為國家受人一刀!
"他訓導勉勵士兵時必定流下熱淚,所以士兵們力氣雖然用盡,但人們還是被他的精神激勵。皇帝派他的家僮前往招降,屈突通催令斬殺家僮。不久聽說京城平定,家人全都淪陷,於是留下桑顯和保衛潼關,自己率兵將前往洛陽。
劉文靜派遣竇琮、段志玄率精銳騎兵追至稠桑,屈突通列陣抵抗他們。竇琮讓他的兒子屈突壽前往勸降,屈突通大喊到:"往昔與你是父子,現在就是仇敵了!
"命令身邊人射殺屈突壽。桑顯和對他的軍兵大聲喊道:"京師陷落,各位都家住關西,為何還要向東去?
"眾人全都丟掉兵器。屈突通知道無法解脫,於是下馬面向東南,連連叩拜哭喊到:"我力盡兵敗,沒有辜負陛下。
"於是被俘,押送到長安。皇帝慰勞他說:"為何相見得這麼晚呢?
"屈突通哭著說:"我未能盡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皇帝說:
"這是忠臣哪!"釋放了他,授職為兵部尚書、蔣國公,擔任秦王行軍元帥長史。
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夜書所見
1 蕭蕭bai梧葉飄落,du本zhi不會有聲響,颯颯秋風送dao爽,本是時令使然,內但用了 送 字和 動容 字,就化無聲為有聲,變無情為有情 詩人觸景生,移情於景,讓客觀景物染上了詩人的主觀色彩,抒發了遊子漂泊流浪 孤單寂寞的淒涼之情。意對即可 2 兒童挑燈夜捉促織,表現了兒童歡樂愉快的情趣,這與詩...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秋懷歐陽修節物豈
白描是中來國文學中為群眾自所喜聞樂見的傳統的bai描寫手法du。用最精練 最節zhi省的文字粗線 dao條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準確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徵,不加渲染 鋪陳,而用傳神之筆加以點化。白描不僅可以運用於 的描寫中,還可以運用於散文 詩詞的創作中。使用這種手法刻畫人物時,要求...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幽居初夏陸游
小題1 正面描寫。用 湖山勝處 槐柳陰 野徑斜 水滿 草深 等意象直接寫出環境之幽靜 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 側面襯托。以動襯 幽 如 下鷺 以聲襯 幽 如 鳴蛙 2分 小題1 前六句借 幽居初夏 之景,抒發了怡然自得之樂 閒適之情 2分 尾聯 嘆息 嘆息往日舊交往來斷絕,頓感寂寞惆悵。2分 小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