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文學名詞解釋,白鹿原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0:40:13 字數 5199 閱讀 5482

1樓:匿名使用者

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達近50萬字的長篇**,是陳忠實歷時六年艱辛創作完成的。**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

全書濃縮著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2023年6月出版後,其暢銷和廣受海內外讀者讚賞歡迎的程度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所罕見。2023年榮獲中國長篇**最高榮譽———第4屆茅盾文學獎。

已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

2樓:蔡鍾派

《白鹿原》是根據陳忠實的同名**而改編的,由王全安執導,張豐毅、張雨綺、段奕巨集等主演。 該影片籌備9年、拍攝3年,於2023年2月15日全球首映。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爭鬥為背景,主要表達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的東西。

對於電影被刪減,導演直言電影和**當然要保持一致。該片確定於2023年9月15日在內地公映。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冊中所有的名詞解釋

3樓:匿名使用者

1傷痕文學:是本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傷痕》。

主要內容':傷痕文學'涉及的內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實、質樸甚至粗糙的形式,無所顧忌地揭開文革給人們造成的傷疤,從而宣洩十年來積鬱心頭的大痛大恨,這恰恰契合了文學最原始的功能:'宣洩'。

歷史意義:傷痕文學的問世標誌著新時期文學的開端。它是覺醒了的一代人對剛剛逝去的噩夢般的反常的苦難年代的強烈控訴。

傷痕文學的作者們以清醒、真誠的態度關注、思考生活的真實,直面慘痛的歷史,在他們的作品中呈現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時期的生活圖景。徹底否定「*****」,這就是傷痕文學的精神實質。從社會意義上來說,"傷痕文學"對文革的否定不夠深刻。

在藝術表現上,"傷痕文學"顯得十分幼稚。傷痕文學"作品中雖然重新出現了悲劇意識,但其悲劇精神卻具有表層性的弱點。

2新寫實**就是不同於歷史上已有的現實主義,也不同於現代主義「先鋒派文學」,而是近幾年**創作低谷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文學傾向。池莉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這類人物的出現表徵著「文學造神時代」的終結,平常人、平常事成為新寫實文學的主角,適應了大眾的文學口味。作家從容不迫地敘述著中國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並將其作為獨特的審美物件並提升至本體性地位,對於文學的發展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新寫實**之「新」,在於更新了傳統的「寫實」觀念,悖離了傳統現實主義的真實觀,改變了**創作中對於「現實」的認識及反映方式。

3新辭賦體又稱「郭小川體」,是當代傑出詩人郭小川的一個獨特創造。 新辭賦體,實質是詩人郭小川創造的新的詩歌體式。為了表達內容的需要,郭小川不拘一格,對詩歌形式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曾被譽為「革新能手」。

由於詩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人民的忠誠,在詩作中表現了大無畏的堅定性與樂觀主義精神,所以不斷奏出了昂揚的旋律,鼓舞廣大人民感奮起來,推動歷史前進。、《望星空》

4朦朧詩是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 朦朧詩又稱新詩潮詩歌,是新詩潮詩歌運動的產物,因其在藝術形式上多用總體象徵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義性,所以被稱為朦朧詩。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當時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一統詩壇的局面,為詩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時也給新時期文學帶來了一次意義深遠的變革。

北島的《回答》

5是***繁榮文化事業的基本方針。「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 2023年正式提出雙百方針。在文藝創作上,允許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題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時存在,自由發展;在學術理論上,提倡不同學派、不同觀點互相爭鳴,自由討論。

「 第一,它鼓舞了一大批來自「五四」新文學傳統下的老作家的創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第一次全國文代會以來,在五四新文學傳統和戰爭文化規範下的解放區文學傳統間無形中形成的隔閡。

第二,在理論方面提出了反對教條主義,提倡現實主義的「廣闊道路論」,提倡文學寫人性,恢復人道主義傳統。

第三,出現了一批揭示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創作,這標誌著社會主義文學開始成熟。雙百」方針是促進團結的方針。文藝具有團結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

6尋根文學,以「文化尋根」為主題的文學形式。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壇上興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傳統意識、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首先,尋根文學是一次文學尋找自我的思潮,其特點一是尋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學的自我,二是尋找作家的個性自我。

尋根文學」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上無疑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很多尋根作家在創作時吸收了大量現代主義甚至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方式,在促進中國文學自身的發展上功不可沒。

但"尋根文學"的侷限也是十分明顯的。大多數作家對"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們往往抓住某種民俗、習慣便刻意進行渲染,而忽略了對"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對現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執,一味迷戀於挖掘那種凝滯的非常態的傳統人生,缺乏對當代生活的指導意義,而導致作品與當代現實的疏離,這造成了幾年後"尋根文學"的衰微。

王蒙發表於2023年到2023年之間的《在伊犁》系列**。

7. 反思文學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並追溯到此前的歷史,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升到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上,和傷痕文學相比,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被稱為「反思**」。 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發展和深化。

茹誌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

社會條件:政治上的撥亂反正;社會性的思想解放運動

作家條件:「右派」作家歸來;青年作家湧現

思想條件:文學不再滿足於暴露揭示傷痕,而試圖對歷史作縱深整體性思考。

反思內容:對共和國初期至「文革」時期歷史、社會、個體命運進行批判性思考。反思物件:

較廣泛,幹部、右派、知青、農村、軍營生活、商人、「內奸」等在文革中命運。思考觸角, 追索從左到極左的深層歷史原因。1.

歷史縱深感和較大思想容量;從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躍進、反右。再現反思社會災難和人生悲劇。

2.反思歷史,同時文學反思,作家主體、文體意識覺醒。

1、現實意義:

從黨和人民關係角度反思歷史教訓,確立「人民是上帝」 的歷史觀念。特徵之一:自我反省。《蝴蝶》、李國文《月食》《冬天裡的春天》,茹誌鵑《剪輯錯了的故事》等。

2、歷史意義:

立足當代歷史程序,揭示從左到極左的轉化,促進現實主義深化。最基本特徵:思考或沉思。《李順大造屋》。

3、文學意義:

藝術上新的變革與探索。中篇**崛起,意識流等現代主義創作方法的引入。

4、侷限:

a、思考結論簡單化:歸之於放棄優良傳統,因果式的歷史觀。

b、傳 統思維模式:為民請命。

c、基本手法還是回憶和對比。沒有形成全新的審美規範。

8. 2023年4月5日前後,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爆發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群眾性詩歌運動。這是當代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它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文學自身。

  2023年1月8日,深受人民愛戴的***總理逝世。山嶽低頭萬民同悲,人們以各種方式進行

悼念,但卻遭到了"四人幫"的無理阻撓和壓制。這些詩歌大都言簡意賅、短小精悍,而且眾體兼備,手法多樣,或比興,或誇張,或象徵,或鋪陣,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極富感染力,充分顯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創造力。

天安門詩歌運動是非常歷史時期的特殊文學現象。這種現象再一次昭示出:唯有真情出真詩,唯有正義出真詩。

天安門詩歌不僅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學價值,也有著極為寶貴的史學意義。它不僅展示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而且拉開了新時期文學復甦的序幕。[1]

9. 新歷史**是一種產生於90年代,以新歷史主義為其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式。在文學創作上,新歷史主義反對文學的純形式分析,強調不能孤立地看 ,待歷史和文學史,不能將一個時代的文學與其政治、經濟、歷史截然分開,而應將文學與非文學加以「綜合研究」,力圖達到「文化政治歷史詩學」的「重寫文學史」目的。

強調歷史的審美性和想象性, 打破了以往歷史敘事的時序、 因果、 整體化結構, 採用了回憶、 聯想、 閃回、 蒙太奇、 抒情等多樣敘述手段。它是潛在於敘述者心理中的一種歷史感慨。陳忠實的《白鹿原》,新歷史**在處理歷史題材時,有意識地拒絕政治權力觀念對歷史的**,自覺地從歷史的廢墟中走出,儘可能的凸現民間歷史的本來面目。

白鹿原講的是什麼

4樓:小草的心闖天涯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篇**共50餘萬字,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

該**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白鹿原》以白嘉軒為敘事核心,白鹿兩家矛盾糾葛組織情節,以反映白嘉軒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倫理道德,在時代變遷與政治運動中的堅守與頹敗為敘事線索,講述了白鹿原村裡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

白家人沿襲村子裡的族長,主人公白嘉軒一生娶過七個妻子,最後一個陪他終生,並育有三兒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白靈)。鹿三是白家的長工,黑娃是他的長子。鹿家以鹿子霖為代表,他有兩個兒子(鹿兆鵬、鹿兆海)。

**主要講述了他們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後代中規中矩,黑娃卻從小就顯現出不安分。長大後,白孝文繼任族長,黑娃在外做長工,認識了東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將她帶回村後,受到村人的排斥。

黑娃離開村子後投奔革命軍,又成為土匪。在此期間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鴉片,將家敗光,去異鄉謀生。鹿三以兒媳田小娥為恥,最終殺了她,因終日被田小娥死時的情形折磨而死去。

白孝文則在外重新振作,終有一番作為,白靈加入了共產黨。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

擴充套件資料

2023年9月27日,由中國作協《**選刊》雜誌社、中國**學會、人民**海外網主辦,青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評選在青島揭曉。《白鹿原》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

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所長孟繁華:「讀完這部『雄奇史詩』之後,獲得的第一印象就是做了一次偽『歷史之旅』,左邊的『正劇』隨處都在演戲,右邊的『祕史』佈滿了消費性的奇觀,這些戲劇與奇觀你可看可不看,隨心所欲,在久遠的『隱祕歲月』裡你意外地獲得了消閒之感,早有戒備的莊重與沉重可以得到消除,因為你完全可以不必認真對待這一切。」

當代作家雷達:「我從未象讀《白鹿原》這樣強烈地體驗到,靜與動、穩與亂、空間與時間這些截然對立的因素被渾然地扭結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異的魅力。」

散文家遊宇明:「《白鹿原》正是『土洋結合家野合壁』的產物,它有傳統現實主義的技巧,有黑色幽默的,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它對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大膽借鑑。」

學者鄭萬鵬:「《白鹿原》在深層意義上重構了民族精神。它繼《四世同堂》給民族主義以最高褒揚。《白鹿原》問世使民族文學在更高意義上崛起。」

文學名詞解釋,孤島文學名詞解釋

在黨的領導下,孤島進步作家以報刊 戲劇舞臺為陣地,發表文章和公開演出,以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激勵觀眾,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孤島文學的作品有魯迅的 魯迅全集 大時代文藝叢書 孤島文學 指抗戰時期上海租界的文學,存在時間是從1937年11月上海淪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日軍侵入租界止。這時期的租界,...

報告文學名詞解釋,孤島文學名詞解釋

來釋自報告文學是一種介於新聞報導和文學作品之間的文學樣式。它的基本特徵是新聞性 文學性。報告文學是一種在真人真事基礎上塑造藝術形象,以文學手段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報告文學簡單地說就是運用文學藝術形式真實 及時地反映社會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動的一種文學體裁,具有 文學輕騎兵 的作用。特徵是寫真紀實...

哲學名詞解釋,概念哲學名詞解釋

1 基質 根本沒有這個考點,你想多了。3 本源 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還是精神,何者第一性,有無同一性。這是哲學 的首要問題。3 終極性 共產主義的終極性。4 世界的統一性 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物質與精神具有統一性,兩者統一於物質。5 形而上學 見認識論。6 始基 根本沒有這個考點,你想多了。採納我哦,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