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以號登出
第一大乘和小乘的區別是什麼呢?就是有沒有菩提心。
第二 我只聽過菩薩戒 沒有聽過菩提戒
關於戒的 你可以去看看 慈誠羅珠堪布 皈依戒和居士五戒第三 我們凡人無法判判他人是否證得果位
所以建議跟的公認的大德修,比如,,傳喜法師 索達吉堪布 等建議去學《入行論》
2樓:一定要孝順父母
推薦你看看 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
佛學之博大精深,至於言語道斷,心行處絕,雖有聖哲無所措手。 其所包容,尤為深遠。
——康有為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梁啟超
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學而超哲學,是科學而超科學
——黃念祖(現代自然科學家任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北京郵電學院教授)
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 魯迅
佛經是世界上最美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方東美(現代哲學家)
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據實證的宗教
——尼 採(德國哲學家)
愛因斯坦曾說: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他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上,這種宗教意識**於宇宙萬物合而為一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若問哪種宗教可以應付現代科學進展的需求,那麼這個宗教便是佛教 ——愛因斯坦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他在自傳中還談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是的話,他願成為一名佛教徒。
科學只能幫助我們多明瞭一些開悟,但不能引導我們到悟的境地。如果我們要悟得正覺,我們須以佛陀所示的方法去切實修行。
——沈家禎(現代著名科學家)
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
——湯恩比(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
王季同,2023年曾發現四元函式求微分法,2023年發明一電氣變流方法,他說:「哲學家對這個(佛家的真如,即宇宙萬有的本體,終極真理)不過是推測,佛教卻是親證。」
中國現代科學家尤智表說:「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
佛教對心研究得很精細,遠非現在的心理學所能企及。
3樓:低調v的魚
大乘: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分別,安住本體。
小乘:為了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製造總總適合自己的環境。
戒:戒是標準,戒是水平。水平到了就是佛。佛不持戒,佛不犯戒!
如何判斷修士證得相應果位:聖人認識聖人,凡夫瞭解凡夫,想知道就先證果吧!不然就是和你說了也不懂,而且還要誹謗!
4樓:煩惱即菩提
第三個問題,很難,要判斷別人,首先要自己證道才行。
有一個方法,就是看他所說有沒有符合三法印。
5樓:匿名使用者
其中諸佛演說法, 於是一切悉見聞。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已於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
說法不有亦不無, 以因緣故諸法生,
無我無造無受者, 善惡之業亦不亡。
始在佛樹力降魔, 得甘露滅覺道成,
已無心意無受行, 而悉摧伏諸外道。
總之,貪嗔痴是修行者的三大敵人,也是眾生輪迴的根本,是我們應當急須忘掉的,是否真忘掉是對我們修證好壞的一個切實的檢驗,若欲知自己修證如何,勿須問別人,用這三個忘掉來對照自己,結果自然會得出來。
6樓:你不問_我不答
1.小乘:不做傷害別人的事。
大乘:不做傷害別人的事,還要幫助別人。大乘又分為「因乘」和「果乘」,「因乘」就是大乘,「果乘」強調修「淨觀」,即看每個人都是佛菩薩,等於是佛的境界,內心沒有分別,無取無舍。
但這很難做到,但起碼要能做到看每個人都是不好不壞。
2.能做到沒有妄想與執著就是最好的持戒。
3.為什麼要判斷別人呢?修行是修心,是反觀內視,宗薩欽哲仁波切這樣描述修行:
佛法有點兒像是剝洋蔥,你看到洋蔥的外皮,然後把它剝掉。你心裡想:「這是真正的果實。
」然後你修持。一段時間之後,你瞭解到那還只是洋蔥的皮,於是你剝掉那層皮,心裡想:「這應該就是果實了,真正的果實。
」再過一段時間,你瞭解到那也只是另一層皮,所以你剝了一層又一層的皮。然後有一天,你突然領悟到,其實什麼都沒有,那時你就自由了。
佛教問題求解答
7樓:
佛法的修行的次第是:信、解、行、證。
信指的是正信,而非迷信。相信佛所說的話,而不是相信佛是一個全能的神是基本的正信。信也是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
解,謂對佛法義理獲得正解。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所以要想正確的理解佛法,就要聽法師講經。
行,是依所解之法修行。佛法修行主的最終目標就是得到圓滿的智慧,也就是成佛。而要獲得圓滿的智慧,最根本的修行方法就是持戒。
經中說:攝心為戒。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所修無非是戒、定、慧。
證,就是通過自己的修行,證明佛所說的法。通過證,能增信;信能增解;解能促行;行能得證。這是一個螺旋前進的過程。
你的同事聽經就屬於解。聽**只能說是放鬆、靜心,而不是攝心為戒。與我們普通人聽**其實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學佛人對佛教**有特殊的感情而矣。
8樓:2014戒色
行住坐臥 穿衣吃飯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去一份習氣得一份功夫 加油 成佛先做好人
學佛最終目的 要脫離輪迴之苦 去淨土極樂世界 成佛後回來普渡眾生 所以都是為他人 沒有為自己
打算好好修行 就是做好人 多唸佛 行住坐臥改習氣
佛教問題,求高人解
9樓:匿名使用者
無住生心,指的是不住貪嗔痴慢疑五毒而生見聞覺知心,不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生清淨見聞覺知心。妙明真心就是就是智慧生命見聞覺知的能力。菩提心就是產生見聞覺知的根源。
也可以說妙明真心就是菩提心。
10樓:匿名使用者
生」如「是心,不應住法,不應住非法,為「如」是義故。「如」是應修,為令法想不得生起。真心,菩提心,亦「如」是。南無阿彌陀佛!
11樓:o浮世虛華
見事物生不分別好壞美醜形色心 就是生無分別心 妙明真心這是見道境界 菩提心是指覺悟真相的心 你發了覺悟真相的心(發菩提心)然後學習佛法 懂得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自性性)然後以無自性性看待事物 留下的記憶成為清淨種子就是見道的因 種子積累夠了 出離了三界夢幻泡影 那就是妙明真心
12樓:匿名使用者
太簡單!就怕你理解不了!
無住生心,就是不在家住!有的心!不在家住怎麼辦呢?也的活著啊!想想怎麼生活吧!無住生心!
妙明真心呢,就是你老不在家住!有的心!老不在家住!在外面住習慣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也有自己的創造能力了!妙明真心!
菩提心,就是看到別人在家住!你就想了!人家憑什麼在家住!我要讓別人也不在家住!就是菩提心!
明白不?
13樓:一心稱念南無
阿彌陀佛。心不是指的心臟。心指的是自性,那幾個心都是一個意思。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14樓:
網友阿彌陀佛20186回答的很好,望您早日深入經藏,您就會理解的更深刻。就會智慧如海。早日成佛吧。
15樓:法華三昧
生的是清淨心。不住空,不住相,不住中道,現空現有現中,這樣來理解的話也可以說是妙明真心,也可以說是菩提心,角度不同而已
16樓:望月
心要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是心之本體,就是妙明真心。二是心之作用。無住生心的心,指的是心之用。有所住即生煩惱,無所住即生智慧。
無所住,從唯識的角度好講點,就是離開所有屬於遍計所執的「心不相應行法」。妙明真心是圓成實性,八識及其相應心所與色法是依他起性,心不相應行法是遍計所執。當我們能破除所有心不相應行法的概念,比如生死、得失、時空等等迷情,就見到實相了,此時依他起就是圓成實,妙明真心常生智慧。
凡夫因帶迷情故,則常生煩惱。
佛教問題
17樓:泥頌
第一:因為佛法是智慧之學,修證真實不虛。解脫之道真實不虛。
佛陀為我們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故人生所遇所看所感之事都能在佛教經典中找到原因與化解的方法。
最吸引我的就是佛法的智慧與真實的修證,靈異之事只能是輔助證明佛陀所言真實。
----------------------------------------------
第二:我看的第一本佛教書籍就是有關因果問題,當時帶著很大的懷疑,這種疑問與學習、觀察一直持續了16年,也可以說我用了16年的時間去觀察與驗證因果。最終證實所言真實,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任何事情包括起心動念都是因與果的關係。
我才深信因果,在生活中做什麼事情都先想到果,為自己避免了不少磨難。
因果是我在佛教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高貴的財富。
第三:給了凡四訓算命的不是佛教人士。而真正改變了凡先生的是雲谷禪師。
是否贊成佛教,建議您深入佛教經典,學習佛陀深廣的智慧。
學佛之後遇到很多靈異之事,但這些事都無法與佛陀的智慧與深廣的境界相比。
南無阿彌陀佛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18樓:武林的風
朋友您好!佛教裡面的東西很多,不光是因果的問題,有很多學哲學的名家,學到最後皈依佛門了。甚至有些影視名人因為拍電視或是電影接觸過一些佛教的東西,最後也皈依佛門了,比如李連杰,還有《西遊記》中唐僧的扮演者等。
佛教最主要的是哲學,是教育。裡面有很深的學問。能讓你明白很多原來不明白的道理。
佛教問題,請求解答
1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的相關問題 相信得到了很多知識善友的關注 但畢竟各路善友的辦法良莠參差 免不得使樓主覺得難以著手
所以我勸樓主放棄從這裡尋找辦法 利用有效的時間尋訪真正地有道高人 向真正地高僧大德們祈請對治方法 相信會更有效
樓主您的煩惱屬眼的正常功能 善加對待攝取更多佛理對您會更有益處
20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此種情況不論從表象上看怎麼回事,都可以唸誦楞嚴咒和大悲神咒,來對治。每天拿一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持咒。
會幫助我們更快地走出來!並且能導我們入正途,開啟我們本有智慧,有無量的功德利益!
切記不要太過執著!不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都不要太在意,當作夢幻泡影處理。來了就來了,去了就去了。
慢慢會走出這樣的狀態。如果過於執著,心生貪著或恐懼擔憂,反倒容易執著成病。如果能真的置之不理,如看天邊雲霞,日久自消。
佛教,解夢問題,求解答,佛教,解夢問題,求解答
這個夢還有有點預意的,也不知是好是壞。也許是你與佛有緣。也不知你有小孩怎樣,總之不好解釋。這個問題可以找方家道家解。佛家看人生尚且是大夢,讓人不要陷入其中以免痛苦,何況是真正的夢?真正的佛教徒是不會給你解夢的,因為與佛家教理不容。周公解夢是真的嗎,做夢真的是預兆事情發生嗎?求解答 其實你說的問題也是...
佛教問題求解答
佛法的修行的次第是 信 解 行 證。信指的是正信,而非迷信。相信佛所說的話,而不是相信佛是一個全能的神是基本的正信。信也是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解,謂對佛法義理獲得正解。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所以要想正確的理解佛法,就要聽法師講經。行,是依所解之法修行。佛法修行主的最終目標就是得到圓滿的...
佛教戒律問題,佛教戒律的問題
在下來試試看。在家五戒之不殺生戒的有5種戒相,而戒相就是犯戒與否的標準。這5種戒相是1,有情生物出現 2,知道是有情生物 3,殺意 4,殺的行動 5,該生物的死亡。必須這5個條件成立才算犯戒。其實您的問題在第1以及第2戒相,什麼是有情生物?什麼是無情生物?在下的理解是有情生物是擁有 六根 眼,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