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當你想把金剛經的內容弄懂的時候,背和讀就都不重要了,因為如果不明白它裡面講的都是些什麼和真諦,會背了也沒用,反而是在追求虛無的榮耀。
因為要弄懂金剛經裡面講得到底是什麼?睜洞友它裡面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顆求知的心就再也不會在意是讀還是背它了。
就象為了攀登一座高峰而使用各種各樣的登山工具一樣,甚至還有登山繩的各種花顫搜哨的應用……
但是,當你登上了那座山峰,或是當你為了登那座高峰的遠大目標時,千萬別太把心思用在那些輔助你登上高峰的工具上面,那些工具等你到達了彼岸就全要扔掉的!
任何乙個咒或經全都不過是乙個幫你到達彼岸之用的乙個工具而已,到了彼岸就扔掉。
能不能背下來並不重要,重要的如何知道和弄懂《金剛經》裡面到底講了些什悉槐麼?
如何用這樣的道理進行修行?
金剛」,也就是鑽石。在藏文裡,金剛代表萬物的潛能,通常以「空」來表示。
鑽石是宇宙是最堅硬的物質!「除了鑽石本身,沒有任何其他物質能夠琢磨鑽石。」
金剛經》這部經的目的,就是教我們看見這份潛能的方法。
努力吧:)到底金剛經裡面講述的是什麼?到底是它的名字由何而來?引用……
在印度的古老語言裡,這部經典稱為『尊貴能斷的………
梵文書名中每個字的意義如下:arya的意思是「高貴的」;vajra指的是「金剛」;chedaka是「能斷」;而prajnya 代表「智慧型」。param意指「彼岸」,ira是「到」,兩者合起來意為「圓滿」;nama是「名為」;maha謂「大」,是就慈悲而言;而yana指「道」;sutra則譯為「經」。
有很多關於《金剛經》解釋過來的書,可以看一下會有幫助。
2樓:網友
可能輪行櫻是要求過高,而產生的煩躁,金剛經還在參悟,六祖慧能大師講長誦金剛經臘叢既得見性,背誦不必強求帶知,能讀能悟就很好了,日久,自然重要經句都會背誦了。阿彌陀佛。
3樓:我是小親乖兒
勸你以認真讀誦為主,古有云「熟讀成誦」,這是自然的事,你為了背而影響讀,太不值得了!
4樓:網友
把心安伏下來,看住自己的心。慢慢的讀。
為何念金剛經後,本來平淨的我突然間隔天我的妄念湧出來了
5樓:網友
不是本來平靜。
不讀金剛經您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妄念。
6樓:網友
我也正開始念,加下我把,平時多交流交流。
7樓:
繼續唸吧,我們是凡夫,有妄想也很正常。應該嚴格持戒,我與你共勉。
8樓:匿名使用者
煩惱即菩提,說的就是這個。
9樓:
有問題才能改進,連問題都發現不了的,才不是好學生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做到,就是佛了。
11樓:網友
說明你本來就不清淨。
請問在誦讀金剛經前後要讀那些真言,做那些事?
12樓:123456分享
誦持《金剛經》的方法是:
第一次念金剛經 頭好暈 昏眩,念不下去了 是怎麼回事?
13樓:網友
《申命記》 28:15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0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申命記》 28:
16 你在城裡必受咒詛,在田間也必受咒詛;《申命記》 28:19 你出也受咒詛,入也受咒詛。《申命記》 28:
20 耶和華因你行惡離棄他,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使咒詛、擾亂、責罰臨到你,直到你被毀滅,速速地滅亡。《申命記》 28:45 這一切咒詛必追隨你,趕上你,直到你滅亡,因為你不聽從耶和華你0神的話,不遵守他所吩咐的誡命律例。
申命記》 28:46 這些咒詛,必在你和你後裔的身上成為異跡奇事,直到永遠。
14樓:
業障現前,業障障礙你別去看如此甚深經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要堅持。時間一長,自然好轉。
15樓:網友
說明你有心魔在作崇……
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金剛經的問題
不是的,這是屬於斷空見。看待佛教應該從世間諦和聖義諦來看。從世間諦而言,肯定有一切眾生,所以要度盡一切眾生。雖然一切眾生都度盡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菩薩就得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善事。但是就聖義諦來說,肯定沒有什麼眾生可以度的。比如我要度你,那什麼是你呢?眼睛?不對,如果是眼睛,那麼就算你的眼睛被挖掉,...
金剛經核心總結,金剛經 核心總結?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在初讀 金剛經 曾經深深的帶著這種懷疑,很多人也是這樣懷疑佛教的。但是在佛陀的原始教義中,包括 金剛經 的教法中,從來也沒說過佛法能直接出手幫你擺平這一切。佛法講的是緣起和因果的道理,你現在所遇到的,是由若干原因的組合所造成。比如前秦苻堅所統治下的兩晉的北方人民比較崇信佛教,...
金剛經有何歷史價值 說明了什麼,《金剛經》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金剛經,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千餘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唸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金剛經是佛經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偉大之處,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們研究金剛經時,不能將它侷限於佛教的範圍,佛在金剛經裡說 一切賢聖,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