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道德發展四階段

2021-03-03 23:38:32 字數 4228 閱讀 7392

1樓:手機使用者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2-5歲),

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權威階段」或他律道德階段(6-7、8歲),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時完全以權威的態度為依據;

第三階段為「可逆性階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階段(8-10歲),該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已經不把規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逐漸從他律轉入自律;

第四階段為「公正階段」或自律道德階段(10-12歲),

該階段的兒童繼可逆性之後,公正觀念或正義感得到發展,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

皮亞傑關於兒童品德發展的階段性理論是什麼?

2樓:demon陌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2-5歲),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權威階段」或他律道德階段(6-7、8歲),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時完全以權威的態度為依據;

第三階段為「可逆性階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階段(8-10歲),該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已經不把規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逐漸從他律轉入自律;

第四階段為「公正階段」或自律道德階段(10-12歲),該階段的兒童繼可逆性之後,公正觀念或正義感得到發展,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

3樓:不是苦瓜是什麼

皮亞傑關於兒童品德發展的階段性理論是認知發展階段論。

20世紀20年代末,j.皮亞傑對品德形成和發展這一課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實證研究,提出了他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皮亞傑首先認為,道德發展是認知發展的一部分,由於認知結構在發展過程中有差別,因而就表現為思維發展的階段性,道德發展和思維發展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表露出它自己的階段性來。

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階段與智慧發展的階段是相平行的。皮亞傑又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種由他律的品德逐漸向自律的品德過渡的過程。

關於人的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德育心理學理論。對品德問題進行科學研究迄今僅幾十年時間,這是在西方科學主義思潮和社會變革的背景下發生的。近代心理學從不同方面對品德形成和發展進行科學實證研究,提出了關於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各種理論,影響較大的是精神分析理論、認知發展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

4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一種說法:

前道德階段(1-2歲),此階段沒有意識,談不上道德觀念發展他律道德階段(2-8歲),這一階段分為自我中心和權威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 可逆性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後) 公正階段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包含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觀責任感逐步向主觀責任感的轉化過程。

皮亞傑,科爾伯格道德判斷髮展的階段各是什麼 20

6樓:

皮亞傑的學說

「適應」,這就是認識活動的本質。

兒童的道德發展總是以其已經具有的或是正在形成著的道德思維結構為轉移的。

促進道德發展的因素是社會交往。兒童在社會情境中所表現的角色採擇方式是不斷髮展的,這就構成了兒童道德的發展階段。

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l5歲)。其中貫穿著自律向他律的轉變。

科爾伯格的學說

「三水平,六階段」:

一)前習俗水平,包括懲罰與服從階段和個人的工具主義目的與交易階段。

①懲罰與服從階段:

②個人的工具主義目的與交易階段:

二)習俗水平包括相互性的人際期望、人際關係與人際協調階段和社會制度和良心維持段。

③相互性的人際期望、人際關係與人際協調階段:

④社會制度和良心維持階段:

三)後習俗的水平,包括至上的權利、社會契約或功利階段和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

⑤至上的權利、社會契約或功利階段:

⑥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

如何簡述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7樓:咚咚

科爾伯格是在皮亞傑基礎道德發展階段論之上的發展和完善。皮亞傑我們之前學過認識發展的四個階段感 前 具 形,皮亞傑在認知基礎上得出了道德發展的四個階段前 他 自 公。今天學的科爾伯格可以和之前皮亞傑做個比,皮亞傑採用的是對偶故事法,就是兩個故事成對出現,通過兒童回答來判斷兒童道德發展階段。

科爾伯格的要更為複雜一些,採用的是道德兩難的故事方法。就是一個故事,出現兩難的情景,使兒童道德認知上產生衝突,進而判斷兒童的道德發展階段。那麼最經典的就是海因茨偷藥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歐洲的小鎮上,海因茨的妻子得了重病,鎮上唯一的一家藥店**這種藥,而藥店的老闆把藥的**提高了10倍,既不肯便宜賣藥也不同意之後補錢,萬般無奈海因茨選擇偷藥。為什麼說是兩難呢,一個是因為偷不對,沒有道德觸犯法律,不偷呢,妻子可能失去生命。針對這個兩難的行為讓兒童進行判斷,得出了三水平六階段。

三水平是前習俗平水,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

首先看看第一個水平,前習俗水平,那麼什麼是習俗,就是人和人最一般的關係,也是公序良俗。前就是在這個水平之前,還沒有考慮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關注的都是自身。

這個水平上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一個是相對功利階段。

先看一下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主要是服從權威和規則,避免懲罰。認為受到懲罰的行為是不好的,受到表揚的行為是好的。這個階段沒有形成真正道德的概念。

問這個階段的兒童應不應該偷藥,有一部分認為應該偷藥,不偷藥妻子就死了,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應該受到懲罰。一部分認為不應該偷,偷藥是不對的,會受到懲罰。他們判斷都是圍繞了是否受到了懲罰。

第二個階段是相對功利定向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不在認為規則是一成不變的,固定的,判斷行為主要是看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利益。問這個階段的兒童,一部分兒童說應該偷,如果不偷妻子死了,就沒有人陪了,自己多孤單。

一部分兒童認為不應該偷,偷了就犯法了,該進監獄了,進監獄還是自己沒有人陪,還是一樣孤獨。這兩個階段兒童判斷行為的好壞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的。所以這個是前習俗的兩個水平。

現在來看看習俗水平 。這個水平的兒童開始關注人和人最基本的關係。這個水平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一個是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先看尋求認可定向階段,這個階段兒童開始注重人際關係,關注名譽,渴望得到他人的賞識和讚賞。也稱好孩子階段。問這個階段的兒童有的認為應該偷,不偷不是好丈夫。

有的認為不應該偷,偷了不是好人。他們總是圍繞著是否得到別人的讚賞。關注別人的評價。

下一個階段是維護權威或者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這個階段的權威和我們之前的權威不同,之前是家長,老師,**的要求,個權威指的是法律的權威。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這個階段把法律和道德等同。

認為符合法律要求的就是道德的,不符合法律的就是不道德的。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是比較狹隘,我們知道法律是最基本的底線,而道德則是更高的要求。這個階段大多兒童認為不應該偷藥,偷藥違反法律,是不對的。

遵守法律權威。

下面就是後習俗水平。這個階段兒童判斷力超過了人和人之間最一般的關係。這個水平包括兩個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階段和普遍原則道德定向階段也稱原則和良心定向階段

來看一下社會契約定向階段,這個階段認為法律和法規不是不變的,是可以商定的,如果法律法規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是可以修改的,這個階段也是服從法律只是認為可以商量可以商榷的。問這個階段的兒童,兒童認為雖然偷藥不對,但是法律也是可以修改的,對海因茨可以減輕或者免於處罰。

最後一個階段是普遍原則道德階段,這個階段是道德判斷的最高階段,能以公平,公正,平等、尊嚴等一些原則進行思考。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問這個階段的人,一部分認為應該偷,人類的生命高於一切,一部分認為不應該偷,法不容情。

應該採用別的手段。

以上就是科爾伯格三水平六個階段。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8樓:凱皇皇呀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出生~3歲)。第二階段:

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3~7歲)。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7~12歲)第四階段:

公正階段(11~12歲以後)。

如何評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的道德 發展階段理論是道德認知發展論的理論核心。勞倫斯 科爾伯格自1958年在博士學位 中對其作了首次闡釋後,不斷修正,直到1983年他把所有研究成果整理為三大文集時還在進行修改,可見其治學之嚴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研究,雖沿用皮亞傑的方法,但目的卻不像皮亞傑那樣旨在瞭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是什麼

皮亞傑的發展理論已被若干實踐所肯定。但也有一些人通過實驗對他的理論本身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提出不同看法。例如,皮亞傑原來把十五歲作為兒童完成形式運算的年齡,而有些教育研究工作者對這方面研究的結果表明,許多高中學生,甚至大學生還不能很好地進行形式思維。因此皮亞傑的發展理論,還有待更廣泛的實踐檢驗。總結...

簡述柯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論,並分析該理論對犯罪心理研究的重要

科爾伯格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經歷前習俗水平 習俗水平 後習俗水平階段,每一專階段又屬包括二個階段。如果個人的道德發展停滯於第一層次,則可能出現攻擊行為或犯罪行為。1.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因為害怕所以遵守規則。第二階段功利與相對的定向階段,自己的欲求得到滿足,偶爾也 把自己的東西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