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哪些戒律

2021-03-04 09:32:42 字數 6361 閱讀 1774

1樓:絕學無疑

有人問達摩祖師:佛持不持戒?

達摩祖師說:佛不持戒,也不修善惡,不精進,不懈怠,因佛是無作人。

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

二、於自性靈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盜。

三、於自性靈妙無著法中,不生愛著之念,名不淫慾。

四、於自性靈妙不可說法中,不說一字,名不妄語。

五、於自性靈妙本來清淨法中,不生無明,名不飲酒。

六、於自性靈妙無過患法中,不說過罪,名不說過。

七、於自性靈妙平等法中,不說自他,名不自贊毀他。

八、於自性靈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慳執,名不慳貪。

九、於自性靈妙無我法中,不計實我,名不瞋恚。

十、於自性靈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見,名不謗三寶。

——達摩祖師《一心戒文》

真正的戒律不在外相,唯有一心。真正的吃齋是心吃齋,不是口吃齋,整個《楞嚴經》講的都是攝心為戒。有些修行者倒是不沾葷腥了,但是心內的三毒葷腥比平常人不少一點,這樣持戒不是在持戒,而是在持戒相而已。

宇宙世界皆為眾生自心現量,世間諸相即是因果輪轉,善與惡相對。執著真善美,「心」之所得即是因果緣起,因果相續即為六道輪迴。除惡即善,離心離善,無善無惡,真心無心,空性遍照,諸佛同體,諸法同性,離空離有,淨覺圓明清淨涅槃是為至善。

眾生生死皆由心起,妄想無明產生諸境幻想,幻想習氣構成因果束縛。想要修行,首先要明辨心靈對錯,破了心靈妄求,才能升起正知見,清淨境界,是破除累世迷幻的利劍。殺盜淫妄酒,皆是無明大樹上生長的枝枝葉葉,如果不從心靈之上破除無明根本,僅僅遵從戒律表象,即是緣木而求魚。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是身、是口、是意,如是取相作緣,舍利弗!

是名菩薩身、口、意罪。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得身、得口、得意;用是得身、口、意故,能生慳心、犯戒心、嗔心、懈怠心、亂心、痴心。當知是菩薩行六波羅蜜時,不能除身、口、意粗業。」(龍樹菩薩《大智度論》)

菩薩起了持戒心,著了持戒相,就已經破了菩薩戒了。

佛告舍利弗:「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常為眾生以法照明,亦以自照,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照明。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於佛法中已得尊重。舍利弗!

以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身、口、意不淨,不令妄起。」舍利弗!有這樣的大菩薩,他們常常為眾生開示諸法實相,也以諸法實相自我觀照,以至於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不離照明。

舍利弗,這樣的大菩薩,已經在佛法中得到尊重。所以,舍利弗!大菩薩行法時,不會去特意觀照身口意淨還是不淨,因為為了妄念不升起的緣故……

釋迦佛說這話,把舍利弗說糊塗了,他想:修行人都是要持身口意的,世尊怎麼說大菩薩身口意可以不淨也不用特別著意呢?——原文: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

」有人問龍樹:舍利弗是佛**中智慧第一啊,怎麼會不明白佛說的意思呢?龍樹說:

因為舍利弗的智慧是二乘中的上上者,但是菩薩法與羅漢法是不同的。所以舍利弗以羅漢的法衡量菩薩法,就迷糊了。對於羅漢,破身口意那是破大戒,要時時看護。

但是對於菩薩,不完全這樣。如果一個修大乘菩薩道的,生起二乘的心,這個菩薩就已經是破戒了。——原文:

「問曰:舍利弗智慧第一,何以故不識身、口、意惡業?答曰:

舍利弗於聲聞法中則知,菩薩事異故不知。如說若菩薩生聲聞、辟支佛心,是為菩薩破戒。以是故,舍利弗疑,不知何者是菩薩罪、非罪。

」「如說若菩薩生聲聞、辟支佛心,是為菩薩破戒。」

佛答:若菩薩取身、口、意相,是則為菩薩身、口、意罪。

攝心為戒,若行者執著戒律之「相」,即是妄心生幻境,戒律即為妄想攀緣的途徑,持戒就意味著成佛,戒律與佛,皆為虛妄。就算是持戒者表面清淨無染,可是「阿賴耶識」累世妄念習氣,必定會遇境生心,心之所執,即是妄想因緣,輪迴生死。真心無心,真性無染,遍隨諸法無所得,無所住故,自性空性,無戒律可執,戒律因心貪嗔痴而起,心消法滅,執戒律即為著妄想,此為佛法大、小乘之區別。

貪嗔痴三毒為心之根本,諸佛真性就蘊含在「三毒」之中,當心靈遇六塵生境,心隨境轉,聚合因緣,波動流轉的當下,能立斷塵境,觀心妄想,破貪嗔痴三毒迷執,照心靈空性,心無所得,無心可得,轉貪嗔痴為戒定慧,破業障因果為成佛資糧;轉識成智,除惡即善,無所住,無所有,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空性無染,離空離覺之清淨涅槃,即是自性現前。蒼穹萬有,眾生世界,大道諸佛,空性一體,圓滿無漏,真性遍隨,如如不動。

諸「相」皆因心生,諸「因」皆為想成。無心之飲食,是善食;有心之素食,是六道輪迴之源頭。大日如來教法不戒肉,並沒有阻礙眾生真性圓滿,一切諸相諸境界,真性本空,皆為如來,皆是妙法。

修行者不挑飲食,對於肉類並非執著,而是心無掛礙。如果執著素食,即是執著清淨境界,而非性空無染;如果執著一切外相,自性空如即會被戒律所阻礙,升起諸種清淨「善境界」,即入妄想輪迴。

真性寂滅,離習氣妄想,離境界神通,離覺性智慧,離議論言說,遠離空性,亦復遠離,無住性空。真性周遍十法界,離諸法空相,無染諸色,無奢摩他,無三摩地,無禪那遍隨,無覺空,無空空,無究竟空,無畢竟空。是煩惱處,真性遍隨,煩惱即真性,空性無生;是妄想處,念念真如,是寂靜處,離寂滅而圓照,是諸佛一性,離過去未來,是眾生無始劫妄想、貪嗔痴處,清淨涅槃。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戒的類別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猶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佛教的戒律分為:

1.通戒與別戒: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通於僧俗二眾的禁戒。三聚淨戒也是通戒,凡發菩提心的僧俗二眾皆得受持。

別戒則為僧團七眾所各別制定的戒律,又可分為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優婆塞、優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聲聞戒和菩薩戒:聲聞戒,指聲聞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誦律》等。

菩薩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淨戒,即:斷一切惡的攝律儀戒,積集一切善的攝善法戒,攝受一切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護持所受的戒體,停止惡業的造作,稱為止持戒;策勵修習善業的行為,就是作持戒。

七佛通戒偈中的『諸惡莫作』屬於止持戒,是消極的止惡,『眾善奉行』則屬作持戒,是積極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本質上為天理所不容,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

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屬於遮戒。從性、遮這兩種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慮的層面是十分圓融的。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載:云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

應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等,而不樂作,是名優婆塞戒具足。可見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

五戒的內容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蟑螂、老鼠、蚊蟻等,都是殺生。

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不殺生,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犯波羅夷[極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纖悔的。如果殺死蟑螂、蚊蟻等,是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跟殺人不一樣。

此外,浪費時間,破壞物質,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隨便浪費物品也是殺生,因為物品是大眾的資源,是大眾集聚因緣而成的。

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涅盤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殺害雞、鴨、豬、羊等動物的生命,是為了長養慈悲心。

有人認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認為動物有心識的反應,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應,因此吃素不算殺生。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簡單的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佔為己有,就是偷盜;光天化日之下,強取他人的財物,更是盜竊。根據戒律,盜取價值五錢[古印度摩揭陀國錢幣單位]以上的東西,這樣的偷盜行為,就犯了根本大戒。

平時順手取用公家的信紙、信封、原子筆等,乃至借用東西末還,叫做不清淨的行為,雖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還是要負因果責任的。在戒律中,最難受持的戒律,就是盜戒,因為凡將無主以外的東西,私自據為己有,就犯了盜戒。

◎不邪淫: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慾行為。例如**、嫖妓、重婚、誘拐、販賣人囗、妨礙家庭、強迫別人從事**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淫戒。

至於心中戀慕某人,但末付諸行動,雖然沒有觸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淨,煩惱妄想擾動,日子也不好過,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淨。

邪淫,是社會混亂的導火線。例如**.雛妓問題,是文明社會的一大恥辱。他如同性戀衍生的愛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紀的大恐慌。

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會發生這些問題;夫妻堅持不邪淫戒,則家庭是個和樂的家庭,社會是個守禮的社會。

◎不妄語: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囗、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妄語依其性質又可分為: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三種。

大妄語:指沒有證果的人,說證果了,沒有得到神通,說得神通了。此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屬於大妄語的行為。另外說四眾的過失,尤其說出家二眾的過失,也犯了嚴重的根本大戒。

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說非,非說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這些都屬於妄語。

方便妄語;就是俗稱的善意的欺騙。譬如醫生為顧及絕症病人的情緒,因此隱瞞實際病情,這種為別人利益著想而說的妄語,就是方便妄語。

不飲酒:雖然明指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鴉片、安非他命、速賜康、強力膠、瑪啡、紅中白板等,都是不飲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

《大毗婆娑論》卷百二十三說:印度有位優婆塞,由於飲酒,於是盜取鄰居的雞,犯了偷盜戒;烹殺做為下酒菜,犯了殺生戒;鄰婦問起,他妄言說沒看見雞,犯了妄語戒;此時又見鄰婦貌美,非禮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無慚無愧、喪失理智,由於喝酒而造下殺、盜、淫、妄等四重罪,所以應該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視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五戒的意義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

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

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侵佔、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菸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繫囹圄,失去自由。

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而非束縛。

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罪過加重,因此沉淪三塗惡道。

所以,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為受戒才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就永無成佛的可能。何況不受戒,並不代表做錯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難逃因果業報。

受持五戒的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淫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

一個人受持五戒,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我們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護佑。

《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 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5 安住於行,6棄捨生死,7慕樂涅藥,8得無纏心,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此外,如果我們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佈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塗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裡播了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十住心論》卷二引《大智度論》說:『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

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滿分。於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隨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進受持,漸漸達到五戒圓滿。甚至進一步受持八關齋戒、菩薩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決定勝果,乃至大乘佛果。

佛教戒律問題,佛教戒律的問題

在下來試試看。在家五戒之不殺生戒的有5種戒相,而戒相就是犯戒與否的標準。這5種戒相是1,有情生物出現 2,知道是有情生物 3,殺意 4,殺的行動 5,該生物的死亡。必須這5個條件成立才算犯戒。其實您的問題在第1以及第2戒相,什麼是有情生物?什麼是無情生物?在下的理解是有情生物是擁有 六根 眼,耳,鼻...

在家修行佛教應遵守那些戒律,在家修行佛教需要遵守那些戒律

順著自然走最好,戒律是用來約束有犯大錯的人,普通人不必戒而守戒,是無戒而戒,不執著,吃飽不餓,困就睡,醒就生活,工作,閒就修,家裡作啥就吃啥,為飽肚腹不為嘴饞,食不知味,活而不為其樂,居士在家修行,可受持三皈戒 五戒 八關齋戒 優婆塞戒經菩薩戒 梵網經菩薩戒。在家修行一定要系統聞思 能落實,五戒,就...

佛教的三不能是什麼?求解,佛教戒律中的3個不解

三不能 指改變定業 化導無緣眾生及救度所有眾生等三種不可能之事。此乃唐代禪宗北宗僧元圭禪師之語。即 不能免定業,佛雖具足不執著於一切現象之智慧,然對招感善惡結果之定業亦無法改轉。不能度無緣,佛雖能了知諸眾生之性質,窮盡無限事,然亦無法化導無緣之眾生。不能盡生界,佛雖能救度世間一切眾生,但卻無法令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