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菩提是什麼意思

2021-04-24 05:31:01 字數 5574 閱讀 6324

1樓:8萬4千法門

《超日明三昧經》說的這三句,「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這幾句話前面講過,「光明慧辯願」裡頭講過。「二者,如曇鸞大師《贊阿彌陀佛偈》」有兩句,「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上面這一句,意思跟前面相同,下面這一句「則表智慧光是彌陀聖號之一,亦彌陀十二光明之一」,十二光明我們這個經後面會講到。

「據此則智慧光,即無量光。且彌陀雖列十二名」,這十二個名就是十二光,「實則一一名中,均圓攝餘之光德」。每一種,《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決定具足一切,一切決定在一法之中。

這樁事情也被現在科學家發現了,科學家稱這個現象叫全息,他們用照相的方法發現到的。一張**,全息的**,你把它剪碎,剪成很小的碎片,放在鐳射底下去看,那個相片還是完整的,縮小了,一點都沒有漏。這是宇宙當中一種自然現象,這個現象佛經上有,不叫做全息,佛經上怎麼說?

佛說「芥子納須彌」,大小不二。這是佛學的名詞,就是科學講的全息,大小不二。一粒微塵、一根汗毛端,這裡頭有整個宇宙的資訊;不但有資訊而且還有現象,一點都不缺,比芥菜子還小,毛端、微塵。

這句話佛在經論上也常說,我們都大意了,沒有深深去研究這個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是看到科學家全息的報告,才想到經上有這麼一句話,跟科學家發現的報告完全一致。證明佛這句話不是妄語,不是隨便說的,而是事實真相,佛沒妄語。

科學家對於現代學佛人有很大的貢獻。

在過去,對佛這些說法,這叫甚深的密義,真的,我們一般人不能理解,道理確實是太深了。密是深密,不是祕密,佛是說清楚了,但是聽的人沒聽懂。透過科學家給我們一解釋,恍然大悟,佛說出來了。

所以,任何一個名都含攝所有佛的名號,都在其中,任何一個佛的名。釋迦牟尼,這裡頭有沒有阿彌陀佛、有沒有藥師如來、有沒有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的名號?有,全具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釋迦牟尼佛的報土有沒有含攝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報土?有,釋迦佛見到,我們見不到。還有誰見到?

諸佛如來見到,法身菩薩見到,十法界裡面的眾生見不到。你要問為什麼?因 為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道理就是這個。

一體就是全息的理論,一體裡頭任何一點,那個裡頭都具足圓滿的資訊。這個境界,名之為不思議境界,你無法想象,你怎麼說也說不清楚。大乘經上一句老話,「唯證方知」,你見性了你自然知道。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用語。

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巨集大,微觀世界或者巨集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

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哪就是他們的地球。對於生長的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巨集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皮球。

當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糾纏於佛的外表,不會以聲色行為等見佛。

萬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沒有發現,平凡人不具備那個能力看見罷了。所以說一樹也是一個菩提。

當你有了微觀和巨集觀隨時轉換的眼界時,你就想開了許多事情,不計較許多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巨集觀世界的花朵上的一隻螞蟻。

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3樓: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佛教用語。

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巨集大,微觀世界或者巨集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

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哪就是他們的地球。對於生長的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巨集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皮球。

當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糾纏於佛的外表,不會以聲色行為等見佛。

萬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沒有發現,平凡人不具備那個能力看見罷了。所以說一樹也是一個菩提。

當你有了微觀和巨集觀隨時轉換的眼界時,你就想開了許多事情,不計較許多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巨集觀世界的花朵上的一隻螞蟻。

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南懷瑾師簡說:

「華嚴經」的重點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4樓:長笑天穹

我來說一下我的理解吧,一花一世界。人開悟的過程就像植物生長花開的過程,隨著植物不斷的吸收陽光水分會長出花骨朵。然後花骨朵會越來越大,直到砰的一下徹底綻放。

從此這株植物絢麗多彩,進入新的一種狀態。人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會隨著人的經歷和閱歷發生變化,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會自然爆發,冒出一種新的認知和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內心單純的人總是認為世界很美好,而內心陰暗的人則人為世界很黑暗,處處充滿陷阱。

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就是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菩提是指覺悟、智慧。一葉是一層境界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個覺悟的智者,這些覺悟的智者是引導我們進入跟高一層境界的導師。(就好比我們上小學有小學老師,上中學有中學老師,上大學有大學老師,每一個階段的老師會把我們引匯入更高的階段,所謂一層境界一層天)所以這就是一葉一菩提,也有一葉一如來之說。

修行人的開悟是日積月累的事,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智者在指引著我們,直至明心見性,花開見佛。

而普通人對人類社會的理解也是一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以上是我的理解,我不能說最佳答案是錯的。真理是最貼近事物本質的,而不是看起來玄乎其玄的東西,

5樓:匿名使用者

1.科學式解答: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2.文學式解答

了悟子注:

樹葉間容納宇宙,花瓣裡別有洞天,果然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非親臨其境,道不得此語!

3.南懷瑾師簡說:

「華嚴經」的重點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4.《俗語佛源》:

〔花花世界〕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業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捲上謂:

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生俗語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源於此。

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俗語花花之界源於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

如《說岳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

「中界便是今日大眾所住的花花世界。」

6樓:匿名使用者

佛學說的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麼一說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佛學上的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講的: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拿起一朵花,示之。

眾**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宇宙間的奧祕,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有了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完全知曉佛是何以知道有微觀世界,何以知道有宇宙的。研究一朵花,可以悟出點東西,此所謂道,然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將「道」另解了),我們瞭解的便會趨於無窮。這裡面有「以小見大」的意思,而「以小見大」的故事,我們知道的便更是很多,莊子看庖丁解牛得養生之道,孔子看河水流淌嘆「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阮籍「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而還有我們更為熟悉的「落葉知秋」「嘗一脬肉,而知一鑊之味」更是可以做這些的生動說明。

道啊,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還說,道在矢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還有**不可以有道呢?

無處不有道。世界在**,就在那一枝一葉上。 應該就是說再小的力量也是力量,加在一起就可以變成一個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7樓:匿名使用者

從1到2種取一個數字,使之趨近於2,你說1.9,但是有比1.9更趨近於2的數字,比如1.99,以此類推,有無窮個這樣的數字。有限之中卻孕育著無窮。

8樓:eating不是吃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不好意思,我不信佛,所以我也沒有研究不太清楚。

9樓:那斯微笑

前半句都知道,後半句就如濟公對佛的理解-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10樓:葉塵

你前面對這句話本身的分析以及延伸發散很好 可是亂下那個結論和**導向就厚道了

佛語裡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佛學經典語論《佛典》的《華嚴經》,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意思是:

從一朵花裡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典故: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很多。

如《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巨集大,微觀世界或者巨集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

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哪就是他們的地球。對於生長的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巨集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一個皮球。

當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糾纏於佛的外表,不會以聲色行為等見佛。

萬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沒有發現,平凡人不具備那個能力看見罷了。所以說一樹也是一個菩提。

當你有了微觀和巨集觀隨時轉換的眼界時,你就想開了許多事情,不計較許多事情。你會發現自己不過是大巨集觀世界的花朵上的一隻螞蟻。

當你有了萬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當你意識到萬物和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時,你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計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科學式解答:

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佛語中菩提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菩提是什麼意思?

菩提 真如 如來藏 本性 實諦 等。皆佛性。發菩提心,即是願意成佛,離苦得樂。佛教中的菩提是什麼意思?菩提就是 覺悟的意思。佛教修行的目標有兩個 一是解脫,也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二是菩提,也就是覺悟,也就是智慧。但是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大小乘的覺悟,也就是智慧有較大的區別,大乘的覺悟要遠遠大於小乘的覺悟...

菩提果代表什麼意思,菩提果什麼意思

菩提,是印度梵文的音譯,代表智慧心 覺悟心。菩提果,代表智慧心 覺悟心的成就。是佛教中的常用語。菩提果,即菩提樹的果實,顏色是白色的,味道偏甜。佛家有語 若要結得菩提果,必得以慈悲水不停灌溉菩提樹樹根。這句話有深層意思,菩提樹樹根代表著苦難眾生,即要想悟道成佛,思想超脫,必須時時以慈悲之心 灌溉 苦...

菩提心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菩提心?

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大師在 彌陀經要解 上講得太好了,講絕了。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就是菩提心,是真的不是假的。一般人講發菩提心,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為什麼?想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又放不下,這就是假的。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兒統統放下了,不聞不問,一切隨它去,那是真的,那個管用,阿彌陀佛他馬上就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