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索湘傳 翻譯
1樓:網友
李邈,字彥思,臨江軍清江人,唐代皇族、宰相李適之的後代。年輕時就很有才能和謀略,憑父親的官職任太廟齋郎,提拔任河間府通判。因為觸犯蔡京、童貫,調任霸州知州,任遼國賀正副使。
回到朝廷,童貫想要聯合金人夾攻契丹,召李邈到自己府第,想用言語打動他,使他依附自己。李邈說契丹人尚未厭棄自己的君主,就教童貫暗中幫助契丹來圖謀金人。童貫不能採納,李邈就向朝廷請求辭官還鄉。
感嘆說:「國家的禍亂從此開始啦!」
金人侵犯京師,皇上命他急速入見,李邈激昂振奮,再次出仕上路。到達朝廷,恰逢姚平仲出戰失利,京師震驚恐懼。皇上問怎樣抵禦敵人,李邈說:
勝敗是兵家常有的情形,陛下不必過分憂慮,只是自古以來沒有求和與出戰的策略沒有確定而能成功的。」就說:「种師道是老將,有盛名,是契丹和金人畏懼的將領。
朝廷只管主持和談,而把各路軍隊全部交給种師道,根據敵情確定攻守。將領在軍隊中,君主的命令有不接受的。使他發現可攻擊的機會就進攻,戰勝固然是國家的福分;不勝,也足以使敵人知道我們有把國家存亡作為重任的將領。
皇上認為很好。
守衛真定,士兵不滿二千,錢財不到二百萬,自己估計無法抵禦敵人,就出文告讓百姓出錢,共同死守。百姓信賴李邈能夠堅守,不幾天,籌得錢十三萬貫,糧食十一萬石,招募百姓組成敢死隊也有幾千人。金兵到來,李邈向宣撫副使請求援兵,並且從小路傳送密信上報朝廷,都沒有答覆。
城被圍,有時出戰,有時堅守,相持四十天。城被攻破,李邈巷戰不能取勝,想要投井自盡,身邊的人拉住他,不能投井。(被俘後)斡離不脅迫李邈向金人下拜,李邈不下拜,斡離不用火燒他的鬍鬚眉毛和大腿,李邈也不顧惜,斡離不就把他關押在燕山府。
金人問他說:「召集民兵攻擊我們,說我們是賊人,這是為什麼?」李邈說:
你們違背盟約,到處搶掠我們的錢物和人民,為什麼還顧忌我說你們是敵人呢?」金人不能使他屈服。過了一些日子,想讓李邈任滄州知州,李邈笑著並不答覆,並且勸說他們:
你們不在此時送還我們的兩位皇帝和兩河地區,每年像契丹一樣收取豐厚的財物,來謀求長久之利,(難道將來你們的)強大還可以依賴麼?」金人忌諱他的話,讓他披散頭髮衣襟左開,李邈大怒,斥責更有力。金人大怒,李邈就遇害了。
將死,臉色不變,向南拜了兩拜,端正地坐著接受刑戮。燕地的百姓為他流淚。
周敦頤傳文言文翻譯,宋史周敦頤傳原文及翻譯
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人。原名敦實,因避諱英宗皇帝舊名而改為敦頤。由於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的推薦,做了分寧縣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決,周敦頤到任後,只審訊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縣裡的人吃驚地說 老獄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薦他,調任他到南安擔任軍司理曹參軍。有個囚犯根據法律不應當判處...
王冕傳文言文及解釋,王冕文言文翻譯
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 回聽已,輒默記。暮歸,忘答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 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
鄭成功傳文言文試題,鄭均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鄭均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後漢書 鄭均傳原文。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也。少好黃 老書。兄為縣吏,頗受禮遺,均數諫止,不聽。即脫身為傭,歲餘,得錢帛,歸以與兄。曰 物儘可復得,為吏坐臧,終身捐棄。兄感其言,遂為廉潔。均好義篤實,養寡嫂孤兒,恩禮敦至。常稱病家廷,不應州郡辟召。郡將欲必致之,使縣令譎將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