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金陵晚望 唐 高蟾曾伴浮雲歸晚

2021-03-29 00:29:11 字數 6763 閱讀 9368

1樓:小俊伩

小題1:(1)採用擬人手法(1分),情景交融(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天傍晚浮雲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1分),抒發了作者的滄桑淒涼之感(1分)

小題1:「一片傷心」是抽象的情感,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2分);但是這六幅圖通過老木寒雲表現了深沉的歷史感慨和現實憂思,「畫」出了傷心之情(2分)

小題1:兩首詩都借六朝舊事(1分)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深憂(1分)

小題1: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寫作手法。從伴、陪二字可是擬人手法,落日、浮雲等意象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答題時要答出寫作手法及思想感情。

小題1:《金陵遠望》一詩寫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裡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就這種情緒而言。

「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韋莊的《金陵圖》是一首題畫之作,好像針對高蟾反駁,為什麼畫不成社會的「一片傷心」呢?只是因為一般的畫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專去畫些粉飾昇平的東西罷了。

請看這幅《金陵圖》吧,上面古木枯調,寒雲籠罩,一片悽清荒涼,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實的真實寫照。

小題1: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觀點態度。兩詩人都借古諷今,情感切入點為對現實的憂慮。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金陵晚望 高蟾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

2樓:°妝雪雪

(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

專感情。高詩作者通屬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金陵晚望 高蟾 [注]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

3樓:手機使用者

(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

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畫不出來的。

韋詩作者通過**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勢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畫得成的。(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4樓:倚天看書

(1)這兩首都是詠史詩,吟詠的物件都是「金陵」,這個當年的六朝古都、繁華聖

地。詩裡都提到「傷心」,詩人的情感也是一樣的,結合註釋中提到的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可知都是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2)比較同樣物件在不同詩句中表達的情感。

5樓:叢喬宇

(1)朝廷的腐敗、國君的昏庸。國家危在旦夕!!!

(2)都說的傷心,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君王。

誰會這道題: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

6樓:犯哥

(1)詩

bai人為唐朝的衰敗

du而傷心。

(2)這zhi

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

dao了相同的思內想感情。高詩容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意對即可)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是什麼意思?

7樓:啄b木w鳥

唐·高蟾《金陵晚望》

[原作]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今譯] 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裡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

黃叔燦《唐詩箋註》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這是很辯證的。

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曲曲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8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人高蟾詩《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字面翻譯

9樓:w晴天去看海

意思是:曾經抄陪伴著雲朵等到傍晩

襲來臨,也曾bai看到秋天的落日

du。出自:唐代詩人zhi高蟾的《金陵晚望dao》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譯文:曾經陪伴著雲朵等到傍晩來臨,也曾看到秋天的落日。世間有無數擅長畫事的高手,卻沒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繪出來。

歸:全詩校:「一作悲。」」晚翠:傍晚蒼翠的景色。

猶:全詩校:「一作旋。」

丹青手:指畫師。

片:全詩校:「一作段。」

10樓:

答:此bai

句出自唐朝高du蟾的《金陵晚望》zhi。

曾伴浮雲歸晚翠dao,猶陪落日泛秋聲。

內世間無限容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前兩大意是:傍晚的樹林伴隨著悄然歸去的浮雲,秋天的寒風陪伴落日消逝。作者在此比喻國勢衰微,隱喻晚唐的時局令人憂慮。

後兩句意為:世間眾多的畫家也畫不出此時的傷心。透漏作者對唐王朝昔盛今衰的無限傷感。

11樓:蒼龍行空

翻譯的時候應該看做:晚翠曾伴浮雲歸,秋聲猶陪落日泛。

字面翻譯就是:傍晚的樹林曾經伴隨著歸去的浮雲,秋天的風聲仍然應和著緩緩的落日

高考古詩詞鑑賞題

12樓:枕邊吹風會

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

1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高考真題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湖北卷)

華清宮吳融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便幹。綠樹碧簷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約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伯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4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4分)

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安徽卷)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江西卷)

金陵晚望 金陵圖

高蟾 韋莊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麼傷心?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福建卷)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而作此詩。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麼?(4分)

(2)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2分)

5.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下面兩題。(8分)(江蘇卷)

鷓鴣天 送人

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蘊含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2這首詞以送人為題, 下片寫出了哪兩層新意?

6.閱讀下面的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5分)(湖南卷)

示長安君

王安石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1]

草草杯盤供笑雨,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注:長安君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此詩為王安石於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出使遼國前所作。

此時他尚未拜相變法,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

14樓:寸憶巫馬牧

詩歌鑑賞題在高考中越來越不可忽缺。十年來,古詩詞測試的基本情況是:全國卷從2023年起,基本是考兩道選擇題,一道分析理解,一道分析鑑賞。

2023年起,全國卷調整了試題比例,加大了主觀題,這意味著考生將被賦予更大的發揮空間。

上海卷自2023年以來,有客觀題、主觀題,但主觀題比例大。2023年上海市考試手冊作出這樣要求:「能從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表達技巧、語言風格等方面鑑賞文學作品。

」可見,對古詩詞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鑑賞評價,它要求與認讀、理解、分析能力綜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對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對情感的審美把握。

儘管上海卷的題型量還未固定,難度上有加大趨勢,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尋找到一些基本規律,是能遊刃有餘的。詩歌鑑賞要求考生從詩歌內容、語言、結構、寫作技巧及作品風格、鑑別其所表達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會意義,注意這十個方面,考生會成為詩詞苑囿中的好「園丁」。

怎樣應對高考古詩詞中鑑賞題: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係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控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後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

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

一、二句)、頷聯(

三、四句)、頸聯(

五、六句)、尾聯(

七、八句),頷聯、頸聯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

二、四、

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後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餘(由詩歌發展而來)。

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定的字數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有關詩詞知識的測試範圍很廣。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的上海卷都從詩歌體裁、押韻、對仗等方面對考生進行了測試。掌握詩詞知識,不但要記,還要會用。

2023年上海卷的排序題就是一例。

閱讀下面的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野步宋

1 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陶醉於春天美景,悠然漫步於郊野的隱逸者形象 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陣陣秋風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 兩首詩 三 四句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周詩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風讓紛飛的蝴蝶陶醉了,爛醉 二字形象地表現出蝴蝶沉醉花叢,留戀不去的如醉情態,...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城東早春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

1 物件分別是早春和殘春,心情分別抒發了欣喜和惆悵惋惜之情。2 所寫都非眼前實景,運用了虛寫的手法。楊詩用想象中的盛春時的喧鬧反襯早春的清新可喜 王詩想象春色在鄰家,表現希望春天不曾遠去 或希望把春天留住 的惜春心情。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後回答問題。城東早春 楊巨源詩家 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九日杜甫

1 玄猿 復 他鄉日暮,一聲聲制 黑猿的啼鳴,悽清哀怨,詩人漂泊異地,思鄉情濃,難免淚下沾襟。白雁 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容易觸發詩人思親懷鄉的感情。用他鄉和故園的物候作對照,自然地透露了詩人內心的隱祕 鄉愁撩人啊!2 尾聯以佳節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寄託飄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