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隋煬帝之前,國家採用舉薦的方式選拔**之後,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通過科舉制度極大地擴充套件了選拔優秀人才的途徑。
2樓:解落三秋葉
他設定了不同的考試科目,以此來選拔人才,任命有主考官和監督**負責,同時在隋煬帝時期,他還設立了進士科。
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
3樓:嘲笑三步顛
科舉制從隋朝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煬帝的三件功勳:
征伐高麗減除國家隱患,開通大運河聯通南北振興經濟,創立科舉振興文化消除世家門閥統治。
三件事情每一件都是功在千秋的不世偉業,幹成一件就是明君,幹成兩件就是千古一帝,乙個人幹三件,那就成了找死的昏君。
科舉制度隋朝創立,唐朝奠基,宋朝步入正軌,明清開始成熟。這也就像乙個人出生,成長,成熟,再步入衰老。科舉制度對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強盛和穩定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為封建王朝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4樓:網友
隋朝建立的科舉制隋陽帝。
科舉制到底是隋煬帝還是隋文帝創立的
5樓:怪羃
隋文帝採取科考試隋煬帝式設定進士科進士科設定,標誌著科舉制創立所隋煬帝創立科舉制度。
科舉制是隋文帝創立的還是隋煬帝創立的?
6樓:網友
隋文帝分科取士,隋煬帝正式設立進士科,這標誌著科舉制的形成。
7樓:網友
隋文帝楊堅恢復漢統,沿用考察推舉制,在**選拔方式改革上取秀才和明經兩種,秀才在西漢稱秀才東漢稱茂才,明經是漢武帝時設定的科目,東漢後時青年入太學進修學經已成常態,光太學士就達三萬人。
到了隋明帝楊廣(唐史稱隋煬帝)正式設定進士科開啟科舉。
8樓:簡茜
是隋煬帝楊廣,他西元604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城,開創科舉制度是在西元608年。
9樓:網友
隋煬帝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這標誌著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10樓:肖鬱瀅
隋文帝開科舉之先河,在隋煬帝時科舉正式形成。
11樓:喲慢
隋煬帝楊廣。
隋文帝最早是用考試的辦法來選拔人才,真正創辦科舉這種制度的是他兒子。
科舉制由誰創立的 隋文帝還是隋煬帝? 創立於何時
12樓:網友
關於科舉制度的創立時間,有兩種不同說法。
進士科的設定是科舉制度創立的標誌,其設定時間可推斷科舉制度的創立。對此,研究學者中有兩大派意見,一派認為進士科創設於隋朝,據《舊唐書·薛登傳》記載,薛登在唐武則天天授中任左補闕時,鑑於當時「選舉頗濫」,上疏要求改革。在疏文中他說:
煬帝嗣興,又變前法,置進士等科。於是後生之徒,復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時,緝綴小文,名之策學,不以指實為本,而以浮虛為貴。」在唐中宗時,禮部侍郎楊綰也在上疏中說:
進士科起於隋大業中。」(新唐書·選舉志》)
而另一派學者則認為進士科始創於唐朝,據《東觀奏記》記載,唐玄宗時右補闕裴庭裕說:「大中十年,鄭顥知舉後,玄宗索《科名記》,顥表曰:自武德以後,便有進士諸科。
而《湧幢小品》中也記載:明代學者朱國楨認為,「進士科起於唐」。
由於正史中缺乏關於進士科設立時間的明確記載,因此兩派學者至今仍各執一詞。
13樓:與日月爭輝
隋文帝,具體年代我也不太清楚,不過隋朝兩代皇帝才37年了,還大部分是隋煬帝當的。隋朝年短,但是兩項創舉隋文帝的科舉,隋煬帝挖的運河。
14樓:百小度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15樓:網友
科舉制創立於隋文帝!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
16樓:網友
隋文帝首創科舉制度,隋煬帝設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的形成。
17樓:小時代大計劃
當然是隋文帝了,不過科舉制度在隋朝時還是流於形式上,真正把持朝廷選官制度的還是世家門閥啊。
科舉制度是隋文帝發明的還是隋煬帝發明的
18樓:網友
隋煬帝設立的科舉。
隋煬帝楊廣即位第一年,就在詔書中寫道:「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移風易俗,必自茲始。」唐人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說:
煬帝即位,復興教誘。」楊廣恢復了被楊堅廢除了的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 「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
奉命視察各州的專使除了其他任務外,還要發現有模範行為、文才出眾和學有專長的人,經過考察,再把他們送往京師。
到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更詔令天下,命凡文武**有職事者,要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共10個科目舉考賢人、勇士、智謀者。
大業五年(609年)正月,又詔令諸郡、市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目舉考人材。
…這些求取人才之法,當時還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舉人的特徵,則成為「科舉制「的雛形,這標誌著科舉制已經誕生了。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1300年,對中國,乃至東亞、西方世界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歷史的質量和程序!
19樓:使用者名稱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20樓:網友
楊廣隋文帝楊堅恢復漢統,沿用考察推舉制,在**選拔方式改革上取秀才和明經兩種,秀才在西漢稱秀才東漢稱茂才,明經是漢武帝時設定的科目,東漢後時青年入太學進修學經已成常態,光太學士就達三萬人。
到了隋明帝楊廣(唐史稱隋煬帝)創立三省六部制,正式設定進士科開啟科舉。
21樓:涼雲茶煙
隋朝時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到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創立。
22樓:網友
說發明不太準確,起源在隋以前,隋文帝時有發展,在唐朝成熟。
23樓:網友
學術界意見不統一,各有理由。粗略地說,桂冠給隋文帝比較好。
科舉分科與舉兩部分,分別是開科考試與推舉賢能的意思,後來轉變成用科考的手段選拔的意思。按照這個定義,廢除九品中正制,不問出身門第從民間取士的隋文帝就是首創者。隋朝的危機其實就是科舉制度與掌握社會資源的豪門的矛盾。
這個矛盾在隋朝無法解決,通過戰亂重創了豪門,唐朝才能撿便宜推行科舉制度。
隋朝的科舉可能不完善、不規範、不像樣,但是其開創思想不容忽視。
隋朝皇帝對科舉制度的貢獻,皇帝 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 他令各州推舉人才,參加考試,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煬帝時正式設定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從此,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以憑才學做官,選拔官吏的權力,也從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科舉制度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 明經兩...
科舉制度的侷限性,科舉制度的侷限性?
1,由於科舉制度的巨大的優越性 幾乎可以調動全民參與 使得封建社會統治者過分重視科舉選拔文官武將而忽視了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人員的選拔和政治地位,有誤導民眾之嫌.2,考試的內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武舉則表現的更加明顯一些,在冷兵器時代,考核弓馬嫻熟並無什麼非議之處,但在熱兵器來臨的時代再考試這些東西就未...
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展,科舉制度的起源與發展
隋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發展 唐朝的科舉制度分兩類 一曰貢舉,一曰制舉。宋朝是科舉制度創立了 糊名考校法 和 謄錄試卷法 元朝總共舉行了九次科舉考試,沒什麼創舉!明朝科舉制度。規定只有官辦學校的學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禁止生員談論時事政治。各級考試的考題全部出自儒家經典,對這些經典的詮釋一律以宋...